身携带的平板电脑,连接到公司的内部数据库,调出关于“群体行为共振”的所有文献资料和初步模拟数据。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窗外江城的灯火依旧璀璨,但秦枫的心思,已经完全沉浸到了那片由代码和数据构筑的虚拟世界深处,试图抓住那稍纵即逝的真相。
二、数据迷宫
凌晨一点,会议室的灯光依旧明亮。技术团队的成员们带着各自的初步发现回到了这里,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疲惫,但眼神中却充满了探索的欲望。
“秦总,接口层代码我们查了三遍,没有发现明显的逻辑错误或漏洞。”老王揉着布满血丝的眼睛,语气中带着一丝挫败,“所有的数据校验和格式转换都符合规范,与我们本地测试环境的表现一致。”
“数据方面,我们拿到了恒通那边更详细的日志。”小李将一份厚厚的数据分析报告投影到屏幕上,“我们对比了正常时段和异常时段的用户行为数据,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那些信用分异常波动的时段,恒通‘未来购物街’的某个特定品牌虚拟旗舰店——‘星梦数码’,其进店人数、试穿试用虚拟商品的次数、以及虚拟货币充值金额,都出现了远超平时的峰值。而且,这些行为高度集中在每45分钟左右的一个狭窄时间窗口内。”
“‘星梦数码’?”秦枫心中一动,“这个店铺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恒通那边的人说,‘星梦数码’是他们重点打造的虚拟潮牌,主打限量版数字藏品和虚拟电子产品。他们在测试期间,对‘星梦数码’进行了一些特殊的流量扶持和营销活动,比如定时发放虚拟优惠券、限量款数字商品抢购等。”小李回答道。
“定时发放?”秦枫敏锐地抓住了关键词,“具体是多久一次?”
小李迅速查阅了一下资料:“根据他们的营销活动方案…是每小时的整点和45分,各发放一轮。”
“每小时45分!”会议室里响起几声低低的惊呼。45分钟的偏差周期,恰好对应了这个定时营销活动的时间点!
张博士眼中闪过一丝了然:“所以,是‘星梦数码’的定时营销活动,吸引了大量用户在特定时间涌入特定区域,导致了局部虚拟经济数据的异常波动?”
“这似乎能解释数据的‘规律性’,”老王沉吟道,“但我们的AI风控模型,难道没有考虑到营销活动对用户行为的影响吗?我们在模型训练时,应该是加入了类似的促销因素的。”
“问题就在这里。”张博士推了推眼镜,调出了他的分析报告,“我们反向推演了模型。在正常情况下,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营销活动带来的流量增长和消费提升,并据此调整信用评分。但是,这次‘星梦数码’的活动,似乎触发了某种我们未曾预料到的‘滚雪球’效应。”
他在屏幕上展示了一组模拟数据:“我们发现,参与‘星梦数码’定时抢购的用户,在抢购结束后,并没有立刻离开‘未来购物街’,而是在周边区域进行了大量的、非理性的随机消费。这些消费行为的金额普遍不大,但频率极高,而且用户群体之间存在明显的模仿和跟风现象。这种‘次生消费’的规模和模式,远远超出了我们模型中对‘促销后效应’的预估。”
“也就是说,一次成功的营销活动,在元宇宙这个高度互联、高度沉浸的环境中,引发了一场小规模的‘虚拟消费狂欢’?”秦枫总结道。
“是的,”张博士点头,“而且,这种狂欢具有明显的时间周期性,与营销活动的时间点紧密相关,形成了每45分钟一次的消费高峰。我们的AI模型,将这些高峰时段的异常消费数据,错误地解读为了该区域商户经营能力的真实提升,从而给出了虚高的信用评分。当高峰退去,数据回归正常,评分又随之骤降,造成了所谓的‘参数偏差’。”
“但这还不是全部。”秦枫走到屏幕前,叠加显示了“群体行为共振”的理论模型,“单纯的营销活动和次生消费,或许能解释部分偏差,但不足以解释高达35%的信用分波动。这里面一定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他指向“星梦数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