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良一马当先,挥舞着大刀,如猛虎下山般冲向牵招军。
他的副将们紧随其后,士气高昂。
牵招军虽有偷袭之先机,但面对颜良这支精锐之师,也不敢有丝毫懈怠。
双方瞬间厮杀在一起,喊杀声震得大地都为之颤抖。
此时赵云带着兵马杀了回来,赵云在人群中左冲右突,手中长枪上下翻飞,所到之处,敌军纷纷倒地。
他发现了不远处的颜良,心中燃起斗志,拍马朝着颜良奔去。
颜良也注意到了赵云,大吼一声,迎了上去。
两人枪来刀往,大战数十回合,难解难分。
而此时,战场上局势越发混乱,双方士兵死伤无数。
牵招见久战不下,担心士气受挫,便鸣金收兵,赵云一看牵招已经全身而退。
赵云也不再恋战,直接一枪直刺颜良咽喉,颜良一看赶紧举刀相迎。
可是赵云就趁着这个功夫,收枪调转马头带领着军队也撤离了。
此时颜良也不追击,整顿军队,清点伤亡,这场遭遇战暂时落下了帷幕。
很快伤亡统计就出来了,这一战颜良的骑兵居然伤亡近七成,可以说伤亡惨重,可是消灭赵云骑兵,保护粮道的目的并没有达到。
于是颜良赶紧给袁绍写了一封书信,让快马赶紧送了出去。
颜良然后没有再让军队出动,而是等着袁绍的决定,再决定下一步的计划。
此时袁绍在中军大帐也在研究接下来的战况,现在袁绍大军已经开始缺粮,士气低落。
这几天攻城的效果不但没有提高,反而损兵折将,攻城效果极差,就在袁绍举棋不定的时候。
他又收到了颜良的书信,打开一看就皱起了眉头,许攸一看赶紧问道:“主公,难道颜良将军那里有什么消息传来?”
袁绍一听就把信交给许攸,许攸一看完就感觉五雷轰顶,他叹了一口气说道:“现在赵云的大军在吾等后方埋伏,看来短时间吾军粮草也不会运过来了。”
袁绍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怒道:“这赵云好生可恶,竟断吾粮草!
如今该当如何是好?”
许攸思索片刻,道:“主公,如今吾军士气低落,粮草又难运来,强攻恐难取胜。
不如先派使者与敌军假意求和,拖延时间,再暗中派人绕道去催促粮草,同时整顿军备,养精蓄锐。
待粮草一到,士气重振,再全力攻城。”
袁绍犹豫道:“求和之事,恐损吾军威名。”
许攸又道:“此乃权宜之计,待吾军粮草充足,定能一雪前耻。”
袁绍权衡再三,最终点头同意。
于是,袁绍派使者前往元氏城求和。
使者走后,袁绍一面派人暗中催促粮草,一面严令将士们加强戒备,随时准备应对敌军的行动。
中军大帐内,紧张的气氛依旧弥漫,所有人都在等待着局势的变化。
就在这时候郭图突然站了出来说道:“主公,在下有一计献出。”
袁绍一听就皱眉道:“公则,有什么办法赶紧说来听听,都什么时候了还欲言又止的。”
郭图一听就赶紧说道:“吾军现在严重缺粮,根本就不可能发动攻城了,不然就趁着议和的时候,偷偷派出大军回去打击赵云的骑兵,如此一来赵云骑兵毕竟数量有限。
到时候一定会被吾军主力击败,抢的吾军的粮草自然而然不就运过来了,那样就解决了吾军最大的困境,有了粮食自然吾军士气就会高涨。
然后吾军重整旗鼓继续攻打元氏城,岂不是事半功倍吗?”
袁绍听后,眼睛一亮,觉得此计可行。
许攸却眉头紧锁,站出来反对道:“不可!如今议和使者已派,若此时暗中调兵,一旦被敌军察觉,吾军将失信于人,且敌军定会有所防备。
赵云智勇双全,其骑兵战力不凡,吾军长途奔袭,恐难一举将其击败。
若陷入持久战,吾军缺粮之困将更加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