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我们进了于家的屋,于吉永,问家昌哥,你们俩是什么关系。
家昌哥说,这是我二叔家的我三兄弟。
“哎呀哎呀,我知道了,头年你家我二叔来了,我还没在家,我上山外泽林了。
我听那院,老马说的,你家二叔也来看地方,也想来建点。
这回二叔咋没来呢?”
“我二叔没来,我三兄弟家军来了。”
“来了,好啊。
来了,就想法找公社呗。”
“找公社,这不我和家昌哥,你大姐夫,先来你这,向你请教,了解一下这公社的情况吗?看看公社现在建起来几个点了,还想建几个点,你们给我们说了,我们好去找曙光公社领导去呀。”
“那这么的,你家二叔来,也到那屋了,那是你们一家子,你家二叔,还管他叫兄弟呢。
你们俩还得叫叔呢?咱现在做饭,我叫我家的做饭,弄两个菜。
一会,我把那院的你们一家子叫来,咱们喝点酒,喝酒的时候,再唠唠这事。
建点,咱得建,大姐夫。”
于家说着就做起饭来。
不一会儿,饭菜上桌,有炖的鲫鱼,还有一个烤的小白票子干巴鱼,青菜都是早上才采集的野菜,老蕨菜,老山芹,苦老牙,满满当当摆了一桌子。
于吉永找来了我们一家子我的叔叔。
于吉永,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又拿出自家酿的米酒。
大家围坐在一起吃起来。
我说,我和家昌哥,还有烧饼,是从富锦正阳饭店买的,拿出来,熥熥,叫孩子们吃去吧。
我说着,就从行李里拿出来,递给于吉永的媳妇。
于吉永说,看看几个,给那院马哥家几个。
家昌哥说,十个,一家一半。
于家和马家的小孩子几个,都在呢,听了,高兴地跳起来。
我们一边喝酒吃菜,一边聊,一家子叔叔说,你看我们这建点地还没开出来,还没地方种菜,这春天,我们就吃这河里的小鱼和山上野菜,怎么样?家昌哥说,好,好好好。
这在富锦,山外,是吃不着的。
叔叔说,在这河里的鱼,和山上的野菜可多了。
我说,这个地方真是个好地方啊。
于吉永说,老马,这家昌家军来了,家昌是我大姐夫,家军是我兄弟,那也是你一家子,年前家军的父亲你二哥来了,这回家军来了,也代表你二哥了。
这回咱都是亲戚了,咱得出点力了。
一家子叔叔说,那当然,我两个侄子来了,我能不出力吗?建点是上级号召的,现在曙光公社,张罗着建起来几个点了,不过还有些地方空着。
你们要是来建点,得赶紧找公社领导谈谈。”
家昌哥连忙问道:“那公社现在是谁当家啊?”
于吉永想了想,说:“现在公社书记是李一春,他是从集贤调来的支边干部,那人行,人还不错。
就是事儿多。
你们去了好好给他说说,应该问题不大。”
我和家昌哥听了,心里有了底。
酒足饭饱后,于吉永又给我们详细介绍了周边的情况,哪里水源好,哪里适合开垦。
我们越听越兴奋,觉得这地方大有可为。
当晚,家昌哥在于吉永家住下,我到叔叔家住下。
第二天了,我给叔叔家说好,把行李寄存他家,家昌哥行李寄存于吉永家了。
吃完早饭,我叔叔,曙光公社距离这有多远,叔叔说三十六里地。
我问叔叔抚远的客车到这几点?叔叔说,等客车,不准。
我们有事,上曙光都是走着去。
“那我和家昌哥也走着去。
家昌哥听了也点头赞同。
于是,我俩便沿着蜿蜒的公路朝着曙光公社走去。
一路上,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身上,斑驳陆离。
路边不时有野兔蹿过,惊起一片飞鸟。
大约走了三个多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