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过去由一年轻内侍领入了宣德楼。只见眼前大殿正中写着三个大字“大庆殿”。
这大庆殿庭中设东西两楼,犹如寺庙中的钟楼。他们绕着大庆殿右侧前行,之后再穿过一大片建筑群走上半刻钟终于到了朝会的大殿,文德殿。
内侍带到此处停下了脚步,向殿前内侍通禀。随着殿前内侍大声禀报后,孙延召这才得以迈入殿中。
文德殿十分宽广,足以容纳百人的集会,可此时殿中却只有一人。远处的台阶上头,身着朱袍的大黑胖子,正是当今天子赵匡胤。
孙延召来到近前,倒头便拜:“草民孙延召,见过陛下,陛下万岁。”
赵匡胤坐在大椅上泰然自若,看向
孙延召跪在地上,膝盖都跪疼了,心中还骂呢,怎么不让自己站起来。
过了片刻,赵匡胤才说道:“抬起头来!”
孙延召还是他第一次见到这位结束了五代十国乱世的帝王。不得不说,开国之君里,这赵匡胤长的就是一个糙汉子样,又黑又壮。
“随朕去书房!”
赵匡胤起身,向殿后走去。孙延召也赶紧起身跟在身后。穿过长廊,来到了赵匡胤的书房之中。
赵匡胤坐在椅子上,孙延召则拘谨地站在一旁。他时刻都能感受到赵匡胤这位武道大宗师所带来的威压。这种感觉甚至比面对耶律绾思时还要强烈。
赵匡胤挥手让内侍出去,然后冲孙延召说道:“你坐吧。”
孙延召不敢多言,赶紧坐了下来。
赵匡胤问道:“你就是孙延召,定州孙氏。公孙兄的徒儿。”
“回陛下,正是。”
“说起来朕与你们孙家也算有交情,又许了你爹高位,可为何张龙儿还要来刺杀朕?”
孙延召一头冷汗,果然还是提及了这件事,显然赵匡胤知晓四方庭与孙氏的关系,这个无论如何也是撇不干净的。话里的意思,张龙儿刺杀的事算到了孙家的头上,哪里管什么孙家的显宗还是隐宗。
他也不知该如何作答:“陛下,这事……”
赵匡胤抬手示意,道:“莫要紧张,朕不翻旧账,上一代人的恩怨,算不上你的头上,朕今日来找你,就是想要见见你。你是公孙兄的弟子,朱潜用也说你是可造之材,让朕多多栽培你。”
“草民惶恐,草民还是戴罪之身,哪还敢奢望。”
“朕知道,是委屈了你,不过,正所谓‘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没有这一番磨难,也没有你在辽国绽放光芒的机会。就凭你在辽国所做的,朕会特赦你。但特赦一事,和你在辽国所做的功绩,还是要先封锁消息,就不对外公布了。”
孙延召心中腹诽,要不是自己命硬,一路上有好几次都差点玩完。这机会给你试试。但他当然不敢这么说。
“谢陛下!”
赵匡胤满意地点头。
“你能居功不自傲,自是好的。当然,朕出身行伍,向来是有功必赏,有错必罚。你所做的,只特赦还远远不够,后面禁军要成立一支夜枭军,就由你去统领吧,过段时间,你之前的恩荫的散官也给你恢复了,给你们孙家定的罪也会悉数平反,就安心在东京住着吧。”
“谢陛下!”
孙延召赶紧谢恩,要说别的皇帝这般仁厚,孙延召是不太相信的。可赵匡胤在历史中是出了名的不嗜杀,是个仁厚之君。
“不过,弑君者!”赵匡胤突然喊出了孙延召独有的称号,“作为长辈还是要提点你一句,你如今已是朱家钦定之人。作为朱家在东京的代言人,日后可不能仗势欺人!莫要让朕难做。”
孙延召一愣。脑子突然有些混乱,朱家的代言人,又是哪个朱家?朱家很强吗?还能仗势欺人了,这都是什么时候的事啊,为何自己什么也不知道。
赵匡胤见孙延召神情迷茫,摇了摇头,“怎么?你师父还没告诉你?罢了,你们师徒和朱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