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馆和咖啡馆,一起吃火锅、聊家常,平淡又幸福。
“火锅好啦!”大概五分钟后,张强端着火锅,从厨房走出来,锅里的底料已经煮化了,红色的汤汁翻滚着,冒着热气,香味扑鼻,吴巧巧立刻跑过去,帮着把火锅放在桌子中间,迫不及待地说:“我要下毛肚!我要下毛肚!七上八下,不能煮老了!”
“别急,先下虾滑,虾滑要煮久一点,”张强笑着说,把虾滑放进锅里,又帮吴巧巧夹了一片毛肚,放进锅里,“好了,数着,一上一下,七上八下,就可以吃了。”
吴巧巧认真地数着,数到八下,立刻把毛肚夹起来,蘸了蘸自己调的蘸料,放进嘴里,眼睛都亮了:“好吃!太好吃了!跟山城的火锅一样香!”
“好吃就多吃点,”张强笑着说,又帮她夹了一块虾滑,“小心烫,慢慢吃。”
大家也纷纷拿起筷子,开始吃火锅。陈伟给欧风琳夹了一片青菜,又帮她调了一杯用普洱调的酒,说:“尝尝,我用山城的普洱调的,不太辣,你能喝。”
欧风琳接过酒杯,喝了一口,眼里满是惊喜:“好喝!普洱的醇厚,加上酒的清香,太特别了!以后酒馆就推出这款酒,叫‘山城普洱酿’,肯定受欢迎!”
“好,听你的,”陈伟笑着说,帮她擦了擦嘴角的汤汁,眼里满是宠溺。
樊正索给廖可欣夹了一块土豆,说:“慢点吃,土豆煮得有点烫,小心烫到嘴。”
“嗯,”廖可欣点头,吃了一口土豆,又给樊正索夹了一片毛肚,“你也吃,别光顾着给我夹。”
苏晓琴则给吴冕夜倒了杯凉茶,说:“别喝太多酒,喝点凉茶,解解辣,不然明天上火。”
“知道啦,”吴冕夜点头,接过凉茶喝了一口,又帮苏晓琴夹了一块金针菇,“你也多吃点,补补身体,这一周在山城,你也累坏了。”
几人边吃边聊,聊起这一周在山城的趣事。吴巧巧说,她爬梯坎的时候,累得要张强背,张强背了她一路,还说她轻;欧风琳说,她和陈伟在洪崖洞拍照的时候,有游客以为他们是情侣博主,还问他们要抖音号;廖可欣说,她和樊正索在老茶馆喝茶的时候,茶馆老板还给他们讲了山城的修仙故事,说以前山城有个化神期的修士,守护了山城几十年;苏晓琴说,她和吴冕夜在磁器口买手工品的时候,还跟老板砍价,最后老板还送了他们一个小摆件;张强说,他帮大家拎行李的时候,有游客以为他是导游,还问他山城哪里最好玩。
聊到一半,樊正索突然说:“对了,阿伟,冕夜,我和可欣还有个事,想跟大家商量一下。”
“什么事?你说,”陈伟说。
“就是酒馆的茶座,我想挂山城风格的灯串,红色的,绕着茶座挂一圈,晚上亮起来,特别好看,”廖可欣说,“但是正索说太花哨了,不好看,你们觉得怎么样?”
“我觉得可以挂,”欧风琳说,“红色的灯串,跟竹椅、灯笼很配,晚上亮起来,很有氛围,不花哨,反而很温馨。”
“我觉得也行,”苏晓琴点头,“要是觉得太花哨,可以少挂一点,绕一圈就行,不用挂太多。”
陈伟想了想,说:“这样吧,挂一半,绕茶座挂半圈,既不花哨,又有山城的特色,兼顾两者,你们觉得怎么样?”
“好!这个主意好!”樊正索和廖可欣齐声说,廖可欣还开心地说:“还是阿伟聪明,这样既好看,又不花哨!”
“还有还有,”吴巧巧举起手,“我有个提议,晚上吃完火锅,咱们在院子里吸收灵气的时候,也挂点灯串,再吃点冰粉,多舒服啊!”
“这个提议好!”大家齐声应道,张强立刻说:“等下吃完火锅,我去买灯串和冰粉,很快就回来!”
“不用了,”陈伟说,“家里有之前买的灯串,就在仓库里,冰粉的话,我让行暐帮忙送过来,省得你再跑一趟。”
“好,”张强点头,“还是阿伟考虑得周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