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叫做流寇。
在李蘅的武装人员手里,这些连战斗力都不能算。真要在战场上遇到,这些都是炮灰,都是来送人头的。
很快,大名手下这个武士头头,就组织了二十名武士,带了三百多人,向着李蘅新建立的势力出发。这样的武装力量,在倭国也算是比较强大了,能打一场比较像样的战争了,或者说能打一场像样的斗殴。
他们的队伍一出发,李蘅这边就得到了消息。对于这种事,李蘅留下的武装力量,自然是自己会应付。在对方来到自己领地外一公里的时候,李蘅留下的这一百名武装人员,就有六十人在这里等候了。
御敌于国门之外,向来是李蘅的思想,有人说,打仗是一种费钱的行为,李蘅从来不认为打仗是费钱。我国人之所以认为打仗费钱,就是因为长期的儒家思想所造成的。总是等到别人打到自己家里来,才开始反抗,那当然是越打越费钱。因为在自己家里打,打坏的坛坛罐罐都是自己的,毁于战乱的城池也是自己的。最后打走了敌人,这些不需要建设吗?那自然是费钱。
所以在我们眼里,打仗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但是在M国眼里头却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人家之所以三天两头的打仗,还能打得起,自然是有原因的。按照我们那种算法,M国打仗早该打的连裤子都穿不起了,可是人家活的活的比谁都富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