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米的话,永安县几乎所有的沿江冲积平原都会被淹没。”
陈东莱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随即继续开口:
“省测绘局之前测量过,全县丘陵地区的平均坡度为度,而虎豹崖景区的平均坡度仅为11度,相对条件可以称得上是矮子里拔将军。”
张子材顿时沉默不语。
陈东莱见他哑口无言,旋即语出惊人:“我认为,不但工业园区适合选址在虎豹崖,甚至连大型工业港口也适合在虎豹崖选址。”
“怎么可能?”
秃头副主任面露讥讽之色,“你真的亲自去过虎豹崖吗?知道虎豹崖有多高吗?江面高差整整一百三十多米!
你……”
他忽然哑口无言,因为说着说着,他突然想到,虎豹崖好像还真有可能成为良港!
如果蓄水线达到196米的话,崖顶距离江面不过十几米的距离,完全能够停泊大型货轮!
“虎豹崖位于曦江南岸白蛟河的河口处。
白蛟河水的流相较于曦江而言,要平缓得多。
如果蓄水,势必能够成为良港。”
陈东莱为办公室内的众人规划着未来。
“港口与工业园区甚至可以共享配套的基础设施。”
确实是好办法。
计委的其他干部不禁开始佩服起陈东莱敏锐的思维。
不得不说,在地形条件本就一塌糊涂的永安县,虎豹崖的条件绝对称得上良好!
至于在虎豹崖建港的想法,确实具有很大的可行性。
如果能够实现港区和工业区合二为一的话,那确实同时做到了实惠与便利。
“设址在曦江南岸,距离永安城区未免太远,职工的通勤怎么办?”
张子材见陈东莱的说法确实很有可行性,于是开始在鸡蛋里挑骨头。
“而且曦江南岸的基础设施没有北岸县城来得完善。”
“通勤问题简单,把南岸的沿江公路修到永安曦江大桥就行。
每天定点用公交车接送。
增加的交通成本与工业园区产生的效益相比,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陈东莱答道。
“拆迁工作怎么办?要知道虎豹崖景区内的罗睺村目前还有六百多居民没搬走。”
一名计委的同志忍不住问道。
“我看过数据,罗睺村现有居民16o户共5人,每户补偿三千元的安置费用,预算不到5o万元。”
陈东莱显然是有备而来。
“罗睺村的绝大部分村民从事林业开采工作,不涉及农业用地征收的问题。”
“东莱的意见可行性很大。
如果有可能的话,直接在南岸设立新区。”
王藏锋觉得自己的大脑开始活跃起来,似乎找到了读研时写论文的感觉。
“直接建城在白蛟河的两岸就行,沿着河道向上,与峡山镇连成一片。”
他推了推自己的金丝边眼镜,站起身来,“请各位尽快在一个月内形成方案,协调交通局的同志做好南岸的路网规划;协调建设局的同志估算大致工期、统计虎豹崖景区内罗睺村的地价,估算拆迁费用;”
“还有,协调县国土局和县旅游局的同志尽快明确虎豹崖的土地性质。
如果涉及到商业用地转工业用地的处理问题,我亲自去汇川跑一趟。”
“其他同志可以散会了。
东莱,你单独留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