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引路了。
只见书桌上那深紫色笔筒表面,一丝极其淡薄、几乎看不见的青色烟气缓缓飘出,在空中凝聚成一个穿着破旧长衫的文人虚影。
他对着我和栓柱的方向,以及常清远老仙气息所在,郑重地作了一个揖。
随即,那虚影便随着常清远老仙的气息,如同被清风卷起,渐渐淡化,最终彻底消失在空气中。
书房内那持续已久的阴凉滞涩感,也随之荡然无存,阳光仿佛都变得更加温暖明亮。
法事完毕,我和栓柱都长长舒了一口气,额头上已见微汗。
这番沟通,可谓一波三折,比预想中耗费了更多心神。
李志明和他母亲一直在门外紧张等候,见我们出来,连忙上前询问。
我将经过简要说明,隐去了考校诗词的细节,只说那秀才残魂通情达理,已接受引荐前往城隍处,并承诺日后会设法处理其遗留的文章。
不过我打算抄录后,找个合适的时机焚化,或于清明中元时禀告,也算完成承诺。
李家母子听闻问题彻底解决,且处理得如此圆满,对我们是千恩万谢。
事后,李老爷子午睡回来,果然不再感觉书房阴冷,精神头也足了些。
对于笔筒被移动,他只是嘀咕了几句,却并未像之前那样激烈反对。
李家遵从吩咐,将笔筒仔细清洁后,依旧作为一件古董摆放,但那份灵异已然不再。
回到结缘堂,栓柱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灌了一大口水:“我的娘诶,阳哥,这文化人闹起来,比那黄仙奶奶还难缠!还得现场作诗?吓死我了!”
我回想起那惊险一刻,也不禁莞尔:“是啊,若非常清远老仙暗中相助,今天这事还真不好收场。不过,这也正说明,处理灵异之事,并非一味靠蛮力,需得洞察其执念根源,对症下药,甚至需要…嗯,一点临场的应变和…文采。” 说到这里,我自己也忍不住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