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国一听到要请老仙看事,脸色变得凝重起来,他知道这可不是一件小事。
他连忙按照我的指示,小心翼翼地走到法坛前。
来到法坛前,王建国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轻轻地打开香盒,从里面取出三支线香。
他的动作轻柔而谨慎,生怕弄断了这三根珍贵的香。
接着,他将香靠近蜡烛,小心翼翼地用烛火点燃香头。
火苗在香头上跳跃着,散发出淡淡的香气。
王建国双手持香,将其举至额头,然后虔诚地拜了三拜。
拜完后,王建国缓缓地将香插入香炉之中。
香炉里的香灰被他的动作微微扬起,像是被他的虔诚所触动。
我们三个人的目光都紧紧地盯着那三炷香,仿佛能从这袅袅青烟中看到老仙的意思。
只见那青烟缓缓升起,起初还有些盘旋,似乎在犹豫,但很快便笔直地向上飘去,没有丝毫的迟疑。
香头燃烧得均匀而明亮,呈现出一种鲜亮的红色,既没有中途熄灭,也没有出现炸裂或急速燃烧的异常情况。
这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而顺畅,显然这件事情的缘由清晰,因果分明,我们的堂口可以接手处理,其中并没有其他难以化解的纠缠。
看到这一幕,我心中顿时有了底。我转头对王建国和栓柱说道:“香头顺畅,老仙示意此事可办。”
王建国听到我的话,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
他脸上的紧张神情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期待。
他默默地退到一旁,静静地等待着接下来的指示。
栓柱听到我的吩咐后,像触电一般立刻挺直了身子,原本有些萎靡的精神瞬间变得抖擞起来。
他快步走到法坛一侧,稳稳地站定,然后伸手拿起了那面文王鼓和武王鞭。
“栓柱,起鼓请仙!看看对面是什么来头?”我用低沉而严肃的声音下达了命令。
“得令嘞!”栓柱的回应声如同洪钟一般,在结缘堂内嗡嗡作响。
紧接着,只见他手腕轻轻一抖,那面文王鼓便发出了一声清脆的响声,仿佛是被唤醒了一般。
随着栓柱的动作,沉稳而富有韵律的鼓声开始在结缘堂内回荡开来。
这鼓声与立堂时那种大开大合的调子截然不同,它显得更为轻快灵动。
栓柱的歌声也随之响起,他的嗓音粗犷而豪放,但却有着极强的穿透力,让人不禁为之侧目。
“哎… 我左手拿起这文王鼓哎,右手拿起赶将的鞭!
鼓也不叫鼓,鞭也不叫鞭,这叫老仙下马接营盘!
今日不为别的事,单为这王家弟子解疑难!
我请老仙脚驾祥云诶,快马加鞭下高山呐…
或是胡,或是黄,或是常莽或是灰仙?
或是清风与碑王,哪位老仙临凡走一番?
请您落马稳坐金銮殿,咱们把这家常事儿谈一谈呐…”
鼓声悠悠,唱词循环,大约过了半个时辰,我能感觉到一股沉稳、厚重而又透着威严的气息降临法坛,显然是我家老仙到了。
栓柱的鼓点也随之微微一变,转为恭敬的迎宾调,他立刻开始“问根底”:
“哎… 我看老仙临了凡,祥云瑞彩绕堂前!
不知您老是哪一位,仙山贵府在哪边?
劳您金身大驾临,还请报报美名篇!
道行高深通玄妙,今日查事您为先呐…”
随着栓柱的唱问,我浑身猛地一颤。
过了好一会儿,我才回过神来,但脑海中却突然响起了一个威严的声音,这个声音仿佛直接在我的口中发出,同时也清晰地回荡在栓柱和王建国的耳边:
“嗯……小童儿鼓敲得倒是颇为殷勤。吾乃胡家胡天山,掌堂座下一员大将!今日此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