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生老病死一事,从来半点不由人,无论是地位尊卑,都有经历的一天。
王守义虽能看得明白,但心中却是舍不下,若能舍得下,他便也不是人了,而是仙神。
“天师完婚了吗?”程朱声音微弱的问道。
王守义点了点头,道:“嗯,完婚了。”
程朱艰难的从床上爬了起来,王守义,杨立二人,急忙过去扶着。
王守义心中诧异,不知道程朱想要做什么。
只听程朱道:“带我出去院子里看看。”
杨立皱眉道:“老师,外面风寒,小心伤了身体。”
程朱摇摇头,道:“我这身子,我清楚,些许风寒,还要不了命……但也没几月好活了,若是一直躺在这屋子里,还不如死了来的痛快。”
“而且……我若是再不出去看看这世间万物,这青山书院的一山一水,我就再也看不到了。”
杨立闻言,顿时哽咽,两眼模糊,道:“老师……”
王守义也是心中轻轻一叹,却也不知说什么了。
当下,二人扶着程朱,便到了屋外,又将程朱在院子里一张太师椅上坐下。
程朱看着院中的参天树木,未化之雪,心中空灵,如入神定。
王守义也一言不发,只是静静地陪着。
杨立则立在程朱的身后,更不敢多言。
良久之后,程朱才道:“杨时啊,我学生众多,遍布天下,但我最看重的就是你。”
“我现有一言,你且记着,勿好着书,着书则多言,多言则害道。”
杨时听完,浑身一震,沉思良久之后,忽豁然开朗,激动的应道:“是,老师,弟子明白了。”
儒家着书立说,乃是大事,历代儒生,都好此道。
但着书并不意味着学问高深,大多只是想要证明自己而已。
深究起来,也不过是贪那世间虚名。
能不能立得住跟脚,还是两回事。
而程朱之言,让杨时不要精研于着书一道,便是为此。
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便是儒道之义。
这并不是让杨时不着书,而是着有义,有道之书,而不是为虚名而着书。
王守义对于程朱这个理论,也是十分赞同,所以他一生也几乎没有写什么太多着作。
……
龙虎山,天师府。
天师大婚之后,龙虎山也恢复了往日的清静。
张道之见众弟子并没有第一时间离去,便知他们心中在想什么。
于是,张道之便召来众弟子,以及龙虎山众弟子,在龙虎山讲道。
一时间,龙虎山天降瑞彩,地涌金莲,异象频频。
三日之后,张道之又单独向各弟子言说了一些事。
而后桃夭,阿茹娜,欺南凌温等三位弟子,都向天师告辞,各回己处。
额图根见这龙虎山上待着也没什么意思,也同阿茹娜回北元去了。
蓁儿和张白圭,李不悔,杨守真,赵无极等人,则都回了京城去。
却说,天界之上,张天师大婚之日,红鸾星动,诸天仙神咸知。
那红鸾星,天禧星,乃是当年封神一战时,人间所封之神,分别为龙吉公主,纣王。
因张天师乃是道门弟子,又为人间天师,虽未飞升成仙,根源也是颇深。
是以,当日于渺渺茫茫之中,亲自赐下福祉。
又有福禄寿财等神仙,也因张道之身份,暗中卖了人情,亲自赐福。
而那玉帝得悉以后,便叫来太白金星,商讨一日。
接着,便宣四大天师之首张道陵,入宫觐见。
张道陵往来灵霄宝殿路上,得见仙卿,都与其称喜道贺,言他在人间的道统,有个好衣钵传人。
张道陵脸上有光,自是大喜不已,不多时便到了通明殿中,觐见了玉帝。
只听张道陵手掐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