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当天傍晚,赵羽独自前往后山竹林。
竹林很大,青翠的竹子遮天蔽日。
赵羽走了半个时辰,才在林中深处找到一座精致的竹屋。
屋前有一个小院,院中种着各种花草。
李英奇正坐在石桌前品茶,见他到来,淡淡一笑:
“来了。”
“见过前辈。”
赵羽行礼道。
“坐吧。”
李英奇指了指对面的石凳,“喝茶?”
“多谢前辈。”
赵羽坐下,接过茶杯。
茶水清香甘甜,显然是上等好茶。
二人静静品茶,谁也没有先开口。
良久,李英奇才缓缓道:“你的剑法,是谁教的?”
镇北侯在书房里转了十几圈,额头上的汗珠已经渗出。
这个赵羽,看似憨厚,实则心机深沉。
“大将军,不如我们…”
参将刚要开口,就被镇北侯挥手制止。
“你懂什么!”
镇北侯瞪了他一眼,“这小子是在逼我表态。
承认他的功劳,就等于承认我之前的判断有误。
不承认,万一朝廷派人查验,我们都得吃不了兜着走。”
参将挠挠头:“那我们就实话实说,说确实有北齐探子潜入?”
“蠢货!”
镇北侯一巴掌拍在桌上,“实话实说?那岂不是告诉朝廷,我镇北侯连自己的防区都守不住?边境安全形同虚设?”
参将这才恍然大悟,冷汗直冒。
原来这里面的弯弯绕绕这么多。
镇北侯在屋里踱步,脑子飞转动。
赵羽这一招,确实够毒。
不管他怎么处理,都会落入被动。
承认功劳,打自己脸;不承认,得罪朝廷;拖着不处理,更是欲盖弥彰。
“去,把师爷叫来。”
镇北侯终于下了决定。
不一会儿,一个瘦弱的中年文士匆匆赶来。
这人姓钱,是镇北侯府的师爷,专门负责处理各种文书公务。
“大将军唤我?”
钱师爷一进门就感受到了凝重的气氛。
镇北侯把奏报递给他:“你看看这个,给我想个办法。”
钱师爷接过奏报,仔细看了几遍,眉头越皱越紧。
半晌,他抬起头:“大将军,这个赵羽,不简单啊。”
“废话!
我当然知道他不简单!”
镇北侯不耐烦地说,“我要的是解决办法!”
钱师爷沉思片刻:“大将军,依我看,这件事有两个处理方式。”
“说!”
“第一,我们可以上报朝廷,但在奏报中强调这次袭击规模很小,只是小股探子试探,并非大规模入侵。
这样既承认了赵羽的功劳,又不会让朝廷觉得边防有大问题。”
镇北侯点点头:“第二呢?”
“第二,我们可以暂时压下这份奏报,派人去龙牙镇实地查验。
如果现有疑点,就以需要进一步核实为由拖延上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