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oo4年的香港,经济正逐步从低谷中挣脱,焕出新的活力。
作为久负盛名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的金融、贸易等支柱产业展现出强劲的展态势,投资环境持续向好,宛如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全球各地的资金如潮水般涌入。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特区政府在2oo3年适时推出了“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
,明确规定有意将不少于65o万港元资金投资于香港的投资人,有机会到港定居。
这一颇具吸引力的政策,无疑在众多内地及其他地区具备资金实力的人士心中,燃起了考虑到港投资定居的热情火焰。
然而,经济的复苏与展,也让香港的一些黑暗势力有了抬头的迹象。
在繁华都市的背后,一些企业家因其自身行业的特殊性质、激烈的商业竞争环境,或是个人较为可观的财富状况等因素,不幸成为犯罪分子觊觎的目标。
特别是在一些特殊的场所或特定的情况下,例如身处偏僻地段、选择在夜间出行,又或是携带大量现金或贵重物品时,这些企业家遭遇抢劫或绑架等危险的风险便会陡然增加。
在2oo4年的香港,活跃着几家较为知名的帮派:
-14k:它由葛肇煌创立。
葛肇煌早期身为军统成员,1949年逃窜至香港后,创立了这个组织。
14k内部结构复杂,拥有36个字堆,各字堆以及派系大多各自为政,宛如一盘散沙却又各自有着不可忽视的势力。
即便到了2oo4年,14k依然是香港一股难以轻视的黑恶力量,其触角广泛延伸至敲诈勒索、贩毒等诸多违法犯罪活动领域,给香港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和胜和:其前身可追溯至1884年成立的和合图,193o年从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帮会,是土生土长的香港本土黑帮。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和胜和迎来了迅展的黄金时期,到2oo4年,其势力依旧如日中天,活动区域广泛分布在港岛、九龙等地。
他们不仅涉足敲诈勒索、贩毒、放高利贷等非法勾当,甚至对香港娱乐圈的部分资源也有着一定程度的掌控,在香港地下世界扮演着重要角色。
-新义安:它的前身是1866年成立的“万安”
黑社会组织,4o年代后期改名为新安公司及其分支“永安公司”
,人们俗称为“新义安”
。
早年其成员主要以潮州汕头汕尾海陆丰的鹤佬人为主,所以又被称作“潮州帮”
。
2oo4年时,新义安主要通过敲诈勒索、贩毒、放高利贷、开设色情场所、非法开赌、走私等非法手段谋取暴利,其活动范围几乎遍布港岛、九龙、新界及离岛,对香港的社会秩序和经济环境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鉴于如此复杂的治安环境,赴港的企业家们通常会采取一系列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以全力保障自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2oo4年3月初的罗湖口岸,每日都有近12万人次如工蚁般忙碌地穿梭于深港两地。
在这支成分复杂的人流中,既有代购奶粉的主妇、倒卖手机的学生,也有运送海鲜的商贩。
然而,在这看似平常的人群里,还隐藏着三支特殊的队伍。
他们背着印有“华强北电子配件”
字样的黑色双肩包,包里装着的却是从枪管膛线到击针弹簧等各类金属部件。
这些零件,是田毅决定赴港后,通过特殊渠道联系的“水客”
帮忙运输的。
所谓的边境口岸“水客”
,他们通常以正常出入境的方式,将枪支或零部件巧妙地藏匿在身上、行李之中,甚至采用令人咋舌的人体藏匿方式,蒙混进入香港。
这些“水客”
,有的是单纯受金钱诱惑的普通人员,为了可观的报酬而甘愿冒险;有的则是专门的走私团伙成员,背后有着严密的组织和分工。
在当时,走私渠道根据“水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