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冈不理会正在争论的苏颂和一众御史,他开始打量起朝堂中的那一帮大佬。
情况有些不对啊!
这案子确实极其恶劣,有悖人伦,现在又在民间传的沸沸扬扬,朝廷压力很大。
御史们弹劾苏颂不作为,怀疑他被人收买,要求他把案件移交大理寺,也很合理!
而苏颂却是果断拒绝,这就值得玩味了!
按说这种世人关注,易被民怨裹挟的案子,都是吃力不讨好的,苏颂为什么要执意揽下?
难不成他真的收人贿赂了,要冒天下之大不韪,来保下陈世儒夫妇?
那不纯有病吗!
这事肯定没那么简单,王冈看向几位大佬的目光中多了几分探究。
忽然,他想到熙宁年的几场大案,首当其冲的是“登州阿云案”,这个案情比较复杂,涉及到法律条文的解读,以及皇帝赦令的适用性。
原本只是地方衙门与刑部、审刑院之间的撕逼,最后发展成了新旧党争,司马光和王安石两人亲自下场互撕。
最终以新党获胜而终止!
再一个就是王冈掺和进去的“相州劫盗杀人案”,原本也是关于法律条文的解释应用,最终变成了剑指当朝宰相吴充,以及他的一众党羽。
最终的结果是吴充两个儿子被贬谪出京,邓润甫、上官羽等人外放,吴充也被整的灰头土脸,虽然宰相位置保住了,却是毫无威信可言。
而眼下这场“弑母案”显然也是一个好机会!
一个借题发挥,掀起党争的好机会!
那么这次要针对的是谁呢?
王冈尝试将自已带入奸臣的视角,瞬间得出答案:吕公著!
这是一个典型的旧党,还担任过宰相,地位崇高,如果把他拿下,那对旧党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而吕公著又是李氏的舅老爷,在案发之后,李氏就跑回娘家求救,她娘也确实去救过吕公著,不过这老吕显然想到了这点,没有答应,李氏的娘也只能洒泪而去。
不过吕公著虽然没有答应,但他侄子却是过问了这事,这很显然会是一个不错的突破口!
但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苏颂这边把案情给卡住了!他不松口,下一步的计划进行不下去,所以他们要求苏颂移交案件!
王冈甚至都能想到案件移交后的情况,大理寺肯定也是查无实据,然后案件移交御史台,猎杀也就正式开始!
那现在苏颂不移交案子怎么办?
以王冈的想法自然是逼着他交,用御史弹劾,用民间物议来给他施压。
不过随着他目光一转,看到了如今御史台的权御史中丞李定,这个念头顿时打消了!
李定绝对不能用这么温和的方式来对待苏颂。
因为这两人有仇,还是大仇!
当年赵顼要查探新法在地方上施行的情况,李定时为秀州判官,奉召面圣,在觐见之前李常特地找到他,让他说新法害民,好打消皇帝推行新法的念头。
李定满口答应,进去之后,却大肆赞扬新法利民,让赵顼坚定了推行新法的决心,王安石也注意到了这个聪明人。
随后便推举他为太子中允,权监察御史里行,赵顼也答应了,便让担任知制诰的苏颂拟旨。
苏颂对于李定的破格提拔,果断拒绝,还不是一次,连拒三次,连骂李定三次,惹得赵顼大怒,直接给他撤了,换人上来,方才落实李定的新职位。
李定虽然得到升职,却也是被搞的灰头土脸,原想厚着脸皮,学邓绾“笑骂由人,好官我自做!”,结果又被人弹劾隐匿母丧!
对于这事李定也懵,他生母仇氏早就被他父亲给休了,而且又再嫁了,更何况李定甚至都不知道自已的生母是她,所以没有服丧。
这点其实在礼法上完全是能说的过去的,礼记曰:“为父后者,为出母无服!”
别说他不知道仇是是他生母,便是知道,也完全不需要服丧!
但旧党却没有放过他,曾公亮、司马光、苏颂、苏轼等人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