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凌霄站在山谷边缘,望着天边最后一抹残红。沈清璃从屋中走出,手中端着一碗刚熬好的药汤,微苦的气息在空气中缓缓散开。
“你还在想那串符号的事?”她轻声问。
他没有回答,只是接过药碗,轻轻吹了口气,仰头饮尽。夜色渐浓,远处的兽吼声仿佛仍在回荡,但比起那些未知的谜团,眼下更需要他们亲手去做的事。
“明天开始,我们得建个医馆。”他说。
沈清璃微微一怔,随即点头:“你想好了?”
“是啊。”他将空碗递还给她,“这片山谷虽偏僻,可也清净。既然我们已经决定留下,不如做些真正能帮到人的事。”
沈清璃笑了,眼中泛起温柔的光:“那就从明天开始吧。”
第二天清晨,两人便开始勘察地形。他们在小屋不远处选了一块地势平坦、阳光充足的地方作为医馆选址。周围有几棵老树遮荫,溪水绕行而过,空气清新,适合疗养病人。
“这里不错。”沈清璃蹲下身,用手拨开草丛,露出湿润的泥土,“土壤松软,适合种药材。”
叶凌霄环顾四周,点了点头:“就这儿。”
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开始筹备建设。医馆所需的木材取自附近山林,石料则从一条干涸的河床中捡拾而来。为了加快进度,沈清璃前往附近的村落,找到了几位愿意帮忙的村民,并承诺提供食宿和报酬。
工匠们陆续到来,搭建医馆的工程正式展开。叶凌霄亲自指导施工,确保每一根梁柱都稳固结实。沈清璃则忙着整理药材清单,列出所需器具与材料。
一天午后,叶凌霄在山上砍伐木材时,偶然发现一株从未见过的草药。它的叶子呈暗绿色,茎秆细长,散发出淡淡的香气。他蹲下身,仔细辨认后确认这是《九转天医诀》中提到的一种稀有药材——“青脉灵草”,具有极强的活血化瘀之效。
他小心采下几株,用布包裹好带回医馆备用。
傍晚时分,一位老木匠带着几名学徒来到工地,手里提着一个沉甸甸的青铜药鼎。
“这是我祖上传下来的。”老木匠将鼎放在院中,擦了把汗,“听说你们要开医馆,我就想着送过来,或许能派上用场。”
叶凌霄走近一看,药鼎表面刻着一圈复杂的符文,隐隐透出一股古朴气息。他伸手抚过那些纹路,心中莫名生出一丝熟悉感。
“谢谢您。”他郑重道谢。
老木匠摆摆手:“只要你们能救人,我这老家伙也算没白忙活。”
医馆的主体建筑很快完成,屋顶铺上了厚厚的茅草,墙壁用藤条和泥土夯实而成,既防风又保暖。屋内设置了药柜、诊床、熬药台,甚至还有个小房间专门用来存放珍贵药材。
一切准备就绪,只等开业。
然而,开业前的第一位患者却来得出人意料。
那天清晨,一名年轻女子背着年幼的孩子跌跌撞撞地闯进山谷。她的脸上满是焦急与疲惫,孩子脸色发青,呼吸急促。
“求你们救救他!”她跪在地上,声音颤抖。
沈清璃立刻上前扶起她,将孩子抱到诊床上。叶凌霄迅速检查孩子的症状,发现他四肢冰凉,脉搏紊乱,显然是中毒迹象。
“吃了什么?”他一边施针,一边问道。
“昨天我们在山里采野菜,孩子误食了几颗红色浆果……”女子哽咽着说。
叶凌霄立即翻开《九转天医诀》,找到对应解毒法门。他让沈清璃取出之前采集的青脉灵草,再配上几味常见药材,一同捣碎熬制。
整整一个时辰,他们轮流守在孩子身边,调整药量、观察反应。终于,在黄昏时分,孩子的脸色逐渐恢复红润,呼吸也平稳下来。
女子泪流满面,跪在地上不停叩首:“谢谢你们!真的谢谢你们!”
沈清璃将她扶起,轻声道:“以后带孩子出门,记得先确认食物安全。”
女子连连点头,抱着孩子千恩万谢地离开了山谷。
这件事很快传遍了周边村落。那位康复的母亲回到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