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往关中依附苻健。
于是,冉闵便杀死王泰,诛灭其三族。
到永兴二年(晋永和七年,公元351年)四月,刘显果然斩杀了石祗及其太宰—赵鹿等十余人,将石祗的级传送到邺城,还送来人质,请求冉闵保全其性命。
冉闵得到石祗的级后,下令在通衢处将之烧毁,遣使拜刘显为上大将军、大单于、冀州牧。
五月,原后赵兖州刺史—刘启投降东晋。
七月,刘显又率领士众攻打邺城,被冉闵击败,刘显在返回襄国不久后称帝。
八月,冉魏政权的徐州刺史—周成、兖州刺史—魏统、豫州牧—冉遇、荆州刺史—乐弘都携城投降东晋;
平南将军—高崇、征虏将军—吕护拘捕洛州刺史—郑系,携三河归顺东晋。
在此期间,前燕军兵分两路,一路在慕容恪的率领下,招降了赵郡、中山郡;
另一路在慕容评的率领下抵达南安,击斩了前来迎战的冉魏将领—王午的部将—郑生。
永兴三年(晋永和八年,公元352年),刘显率众攻伐常山郡,常山太守—苏亥向冉闵求救。
冉闵留下大将军—蒋干等辅佐太子—冉智守卫邺城,自己亲自率领八千骑兵解救常山。
随后,刘显委任的大司马—王宁举枣强向冉闵投降。
冉闵收编了王宁剩余的部众,进击刘显并将其打败,追击溃卒直至襄国。
此时,刘显的大将—曹伏驹打开城门接应冉闵,使他顺利进入襄国。
冉闵诛杀刘显及其公卿等一百余人,焚烧了襄国的宫室,把当地百姓迁徙到邺城。
冉闵攻克襄国后,为了获得足够的粮食,只能出城,率军活动于常山、中山一带取粮。
后赵立义将军—段勤聚拢胡、羯部众一万余人保据绎幕县,自称赵帝。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