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了,就把这把扫帚的故事讲给村里的孩子们听。临终前,他拄着扫帚,一步一步挪到村口的老樟树下,对村里人说:“我这一生,多亏了这把扫帚。我死后,就把它放在这老樟树的洞里吧。这树有灵性,能护着它。让它替我,继续守着咱们樟树村,扫去村里可能遇到的灾星。”
说完,克敬就把扫帚轻轻放进了树洞里。没过几天,老人就安详地去世了。
从那以后,这把扫帚就成了老樟树的一部分。村里人也信了克敬公的话,都说这扫帚是神物,能护佑全村。逢年过节,还有人会到树洞前拜一拜,求个平安。
日子一晃又是几十年过去,到了清朝末年,世道乱了。县里新来了个姓钱的县太爷,为人贪婪,心肠歹毒。他听说樟树村有棵几百年的老樟树,木质坚硬,是做棺材和家具的上等材料,就起了歪心思。
这天,钱县太爷带着一队衙役,耀武扬威地来到了村里,指着老樟树就宣布:“此乃官家之物,本县要将其砍伐,木材充公,修建县衙!”
村民们一听就急了,呼啦一下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求情。
“大人,使不得啊!这可是我们村的根!”
“是啊,砍了它,我们村的风水就破了!”
“树洞里还藏着克敬公的神帚,会遭报应的!”
钱县太爷哪里肯听,他冷笑一声:“一群刁民!本县说的话就是王法!谁敢再啰嗦,以妨碍公务论处!”
他命令手下最壮的衙役王麻子去砍树。王麻子仗着自己力气大,平时横行霸道惯了,他狞笑着,举起雪亮的板斧,对着树干就狠狠劈了下去。
“噌——”一声刺耳的巨响,木屑四溅。老樟树剧烈地颤抖了一下,仿佛一个老人在痛苦地呻吟。
村民们吓得闭上了眼睛,心都揪成了一团。
王麻子得意洋洋,举起斧头准备砍第二下。就在这时,异变陡生!
只听“嗖”的一声破空之响,一道白影从黑漆漆的树洞里闪电般飞了出来!众人定睛一看,正是那把旧竹扫帚!它像活了一样,帚毛倒竖,带着一股凌厉的风声,不偏不倚,正好扫在王麻子握着斧头的手腕上。
王麻子“哎哟”一声惨叫,只觉得手腕一麻,像是被铁棍狠狠抽了一下,手里的板斧再也拿捏不住,“当啷”一声脱手飞出。那板斧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越过山崖,“噗通”一声掉进了深不见底的悬崖下面,连个回声都没有。
所有人都惊得目瞪口呆,张大了嘴巴,半天合不拢。
王麻子捂着红肿的手腕,吓得面无人色,一屁股瘫坐在地上。钱县太爷也吓得脸色煞白,腿肚子直哆嗦。他抬头看那老樟树,只见那把竹扫帚在空中盘旋了一圈,又慢悠悠地飞回了树洞里,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可就在这时,更诡异的事情发生了。在刚才斧头砍过的地方,树干上裂开了一道口子,一股暗红色的、黏稠的汁液,像血一样,慢慢地从伤口里渗了出来,一滴一滴地落在地上。
“血……树流血了!”有人尖叫起来。
这下,钱县太爷彻底怕了。他相信了村民们的话,这树里真的住着神明!他连滚带爬地站起来,也顾不上官威了,带着一群吓破了胆的衙役,屁滚尿流地逃出了村子。
从那以后,再也没人敢动这棵老樟树一根汗毛。而那道“伤口”流出的红色汁液,虽然后来慢慢止住了,但那道暗红色的痕迹却永远留在了树干上,像一个古老的伤疤,提醒着人们那天的奇事。
故事一代代传下来,樟树村的老樟树和那把飞帚的传说,也越传越远。村里人都说,那不是树汁,那是老樟树和克敬公的忠魂在流血,是在守护着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们。
直到今天,你要是去樟树村,还能看到那棵巨大的老樟树。树干上的红色印记依然清晰可见,那个藏着秘密的树洞,也还在那里。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村里的老人们就会眯着眼,对孙子孙女们说:“听,那是克敬公在用他的扫帚,给咱们村扫灰尘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