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自己精心设计的计划就要泡汤,他心中的怒火几乎要喷薄而出。
但众目睽睽之下,又不得不强行维持着表面的平静。
只有那微微抽搐的嘴角,泄露了他内心的滔天巨浪。
此时秦父的目光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不由自主地再次射向顾方远所在的方向,眼神里充满了怨毒和审视。
就在顾方远似乎有所察觉,即将转头望过来的瞬间....
他又极其迅速地收回了视线,恢复成正襟危坐的模样,仿佛刚才那充满敌意的一瞥从未发生过。
“4000万!!!”一个略显生硬但异常清晰的声音突然响起,来自三菱公司的代表宫本织田。
全场瞬间一片哗然!
因为之前的竞价都是五十万一次地稳步攀升,价格到达三千四百万后,竞争虽然激烈,但节奏尚且可控。
谁都没想到,三菱公司会如此不按常理出牌,直接跳价喊出了四千万的天价!
没错!
在大部分人看来,三千五百万左右已经是这家自行车厂的价值极限了。
即便因为现场竞价气氛热烈,价格有所上浮,最多也就再高出个一两百万顶天了。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这群小鬼子出手这么狠,一下子把价格抬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高度。
此刻,在场许多人心中都升起同一个疑问:一个中国的自行车厂而已,这些日本人为什么要以远高于市场行情的价格强行介入?难道这自行车厂里,还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猫腻?
抱有这种想法的人中,自然也包括了朱怀德。
别人只能自己冥思苦想,而朱怀德则干脆得多,他直接用手肘碰了碰顾方远,满脸都是“快给我讲讲”的好奇:
“兄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知道你肯定门儿清,就别卖关子了,跟我说说呗。”
顾方远嘴角忍不住抽动了一下,对这货如今彻底放弃思考、完全依赖自己的行为感到一丝好笑。
反正现在闲着也是闲着,他便索性当一回解说员,压低声音道:
“第一,自行车生产许可证,这玩意儿现在就是个金饽饽。别说日本人了,就是本国私营企业,想申请一张也难如登天。
省城这家自行车厂的许可证,当初还是省政府出面帮忙才申请下来的。如今虽然放开了私营经济,但省政府以后绝不会再轻易帮企业办这种事了,毕竟企业经营不好,政府也要承担连带责任。”
他伸出两根手指,继续分析:“所以,在可预见的短时间内,这家自行车厂都将是省内唯一的一家。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垄断性的区域市场地位!光是这张许可证本身,就值不少钱。”
顾方远深吸了一口烟,缓缓吐出烟雾,继续压低声音为朱怀德剖析:
“第二,就是垄断性。我刚才说了,这很可能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省内唯一的自行车厂。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在小范围内,它拥有近乎垄断的地位!
现在厂子经营不善,主要是国企那套管理机制僵化、效率低下。一旦转为私营,只要营销策略得当,完全有能力夺回本地市场,甚至可以向周边省份扩张。”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客观的承认:“这一点我们不得不服气,让日本人来做市场宣传和品牌打造,他们确实比国内大多数企业更有经验和手段,这是他们的优势所在。
所以他们根本不担心接手后的运营问题,反而看到了巨大的潜力。”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顾方远伸出第三根手指,眼神锐利,“他们可以做外贸订单!国内的原材料和人工成本相对低廉,在这里生产好自行车,运到国外去销售,价格翻上几倍是很轻松的事情。”
他特别强调道:“如果他们真有渠道和能力,将那十三万辆库存自行车全部销往国外,光是处理掉这批库存,所能获得的收益就可能超过四千万!
所以说,我们认为是天价的四千万,在人家眼里,或许只是一个符合预期的、甚至很有赚头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