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内厂家生产、符合顾方远要求的国产发电机组设备,也开始通过重型卡车,一车车地陆续运抵小岗村发电站工地。
荒废了一段时间的发电厂项目,再次变得机器轰鸣,进入了紧张的重启和安装阶段。
关于私人电厂并入国家电网的这个关键问题....
供电局经过层层请示和激烈讨论,最终还是没能敢开这个先例,没有同意普遍性的私人电厂并网政策。
但他们最终还是做出了一定的妥协,专门下发了一份批复文件。
同意将“顾氏小岗村发电厂”作为一个“特事特例”,接入国家电网系统。
对于这种明显是“掩耳盗铃”、只做不说式的处理方式,顾方远心知肚明,但也并不在意。
他深知改革往往始于特例。
只要自己的实际目的能够达到,为电厂争取到并网运行的资格,名义上的说法并不重要。
时间很快来到了4月25日这一天。
顾氏集团的所有高层管理人员,包括顾兰、曹平安、马秋元等核心人物,全部早早地齐聚在一个全新建成、宽敞明亮的生产车间外。
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期待和一丝紧张。
此外,南江市市长叶皓也亲自带着市里发改委、工业局等相关部门的一批领导干部,特地前来参加顾氏集团第一台自主生产电视机的下线仪式,以示支持和重视。
仪式先是按照惯例进行了一番简短的讲话和贺词。
叶市长和顾方远分别发表了鼓舞人心的致辞。
随后,在所有报社记者和与会人员的簇拥下,大家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了恒温恒湿、一尘不染的车间内部。
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条长达几十米的自动化流水线。
它如同一条钢铁巨龙,静静地卧在车间中央。
流水线两旁,穿着统一天蓝色工作服、戴着白色帽子和防静电手环的工人们,交替就座,神情专注而严谨。
一箱箱贴着标签的电视机配件,被物料员用小车精准地送到每位工人的脚边。
工人们熟练地拿起零件,在流动的传送带上开始进行组装。
今天虽说是第一台电视机下线,但工人们早在之前,就用配件模拟过无数遍。
更准确的说,今日是批量生产的第一台电视机。
从最内部的电路板安装、焊接,到显像管的精准放入,再到外壳的扣合、螺丝固定……
每一个环节都井然有序,精准流畅。
从最初的金属框架和电路板开始.....
随着流水线缓缓移动,经过几十个工位的接力操作。
当产品到达流水线末端时。
一台完整的、外壳光洁的14寸彩色电视机赫然成型!
在场的所有顾家成员和高管都屏住了呼吸,紧张得几乎不敢说话,目光死死地盯着那最后的关键环节——检测台。
第一台完成组装的电视机被小心翼翼地搬下流水线。
接通电源,连接信号源……
技术员深吸一口气,按下了开机按钮。
刹那间,屏幕猛地亮起,色彩鲜艳、图像清晰的测试画面瞬间跃然屏上!
成功了!
短暂的寂静之后.....
整个车间先是爆发出技术员激动地“成功了!”的呼喊,紧接着,雷鸣般的、夹杂着无限喜悦和自豪的欢呼声轰然响起。
瞬间淹没了整个生产车间!
这是顾家生产的第一台电视机,同样是南江市乃至整个江南省生产的第一台电视机。
其意义远不止于一台电器那么简单。
短暂的欢庆结束后,人群逐渐散去。
市长叶皓和顾方远并肩走在宽敞的厂区道路上....
叶皓忍不住指向车间内,两条并排但产品标识截然不同的检测线,问出了憋在心里许久的疑惑:
“顾老板,我有个问题实在想不明白。你这明明是同一条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东西,工艺、标准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