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大衣下摆扫过地面的防滑纹路。
“话是没错,但你们缺乏大规模养殖的牧场,不是吗?在欧洲,我们有标准化的畜牧场,一头牛从出生到屠宰都有严格记录。”
“中国也有适合大规模养殖的地方,”顾方远走到车间地图前,指着西部版图,“新疆、青海、西藏,那里地广人稀,牧草丰美,完全可以建设现代化牧场。但现在的瓶颈是运输——活畜长途运输损耗太大,而冷链物流又不完善。”
他敲了敲地图上的铁路线,“所以我想换个思路:把肉食加工成罐头,既能长期保存,又能突破运输限制。”
乔治恍然大悟:“就像美国西进运动时的牛肉罐头?”
“对!”顾方远眼中闪过光芒,“而且我们私人企业有一个巨大的优势——不需要肉票。”
他想起上次在万达广场看到的场景:工人们拿着工资,争先恐后地购买熟食。
“当市场上出现不需要票证的肉类制品,你猜会发生什么?”
索菲亚的呼吸微微加快,她突然理解了顾方远的商业逻辑:“你是说,用加工品激活潜在需求?”
“不仅如此,”顾方远指向生产线另一端的原料区,几个工人正在卸载冻猪肉,“我们已经建立了从养殖到加工的全产业链——饲料厂、养殖场、屠宰场、罐头厂,形成闭环。等西部牧场开发,产能还会呈几何级增长。”
他拿起一罐试产的红烧肉罐头,“我做的不是罐头,是对未来肉食过剩的提前布局。”
车间里的机器还在嗡嗡作响,铝罐在传送带上排成整齐的队列,像等待检阅的士兵。
乔治看着顾方远眼中的坚定。
突然意识到....
这个中国年轻人的视野早,已超越了眼前的生产线,他看到的是一个国家饮食结构的变革,是一个庞大市场的未来图景。
“顾先生,”索菲亚的声音带着一丝震惊,“如果您真的能实现这个布局,那么中国的肉食消费市场,将是欧洲的十倍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