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80xs.cc,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数风流人物还看前世与今朝 > 第324章 首期社评

第324章 首期社评(3 / 3)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都市玄门医婿 复仇的刀哥 一首向天再借五百年校花悔哭了 女婿,你太猛了,放过我吧 上将军 长相思之二世情缘 归零:云海梦境,山海有灵 钟德兴于欣然 神豪系统不正经,逼我成枪王 天赋百分比斩杀,我反手攻速拉满

掌控中国财政命脉。

六、资本重构:从「买办主导」到「列强-本土分裂」

1900年前,中国商业资本的核心是「买办阶层」——他们依托洋行(如怡和、太古)开展进出口贸易,控制着70%的对外贸易额。但随着联军入侵,这一群体发生剧烈分化:

亲西方买办的「投诚」:上海「红顶商人」徐润(轮船招商局总办)、天津「粮业巨擘」吴调卿(汇丰银行买办)等,主动与联军合作(如为联军提供粮草、翻译),换取列强对其产业的「保护」。徐润的「宝源丝厂」(上海最大缫丝厂)因与英商「公平洋行」合作,成为联军指定的「物资供应方」,1900年下半年订单量反增30%。

本土资本的「内迁」:广东十三行后裔(如伍氏家族)、江浙丝商(如南浔「四象八牛」)因北方战乱,将资本转向长江中游(汉口、九江)与华南(厦门、汕头)。汉口「顺丰砖茶厂」(中俄贸易核心企业)1900年10月宣布「暂停北方业务」,转而在湖南、江西收购茶园,建立新的原料基地。

本土工业的「觉醒」:一些本土之士(如上海「实业家」张謇)开始反思「依赖洋行」的弊端。张謇在南通创办的「大生纱厂」(1899年投产)虽规模有限,但在日前公开声明「拒绝与联军控制的企业合作」,并联合无锡「业勤纱厂」等本土企业,尝试建立「自主产销网络」——这将成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独立化」的早期萌芽。

结语:战争催生的“商业新秩序”

八国联军虽尚未与中国政府签订条约,但其军事行动已重构了中国商业版图:列强势力范围从“条约口岸”向内地渗透,地方督抚与民间资本形成新的博弈轴线。这种“暴力资本化”模式,必然会在后续条约的经济条款埋下伏笔,也预示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必然路径。

在八国联军在华军事行动结束前,拟为华商暂开三剂止血药方:

1、开辟南洋生命线:借闽粤侨商网络,经厦门—马尼拉航线出口生丝茶叶,换取南洋米粮(九月已试运4船成功)

2、启动长江联防机制:联合张之洞、刘坤一设立沿江货栈,以“厘金担保”发行区域商票(武昌试行中)

3、技术自救同盟:邀南通张謇筹建民资纺织技术联盟,吸纳返乡技师保存工业火种。

但止血只能救急,真正的商业的发展,还需要整体局势的和平稳定,与朝廷政策的有效进步。

后记:暴力洗牌后的「商业新生」

1900年的八国联军在华的军事行动,本质是一场「用炮火重构商业规则」的战争。它摧毁了北方的传统商业枢纽,强化了列强对核心产业的控制,却也意外催生了本土资本的「内迁」与「觉醒」。正如笔者听到坊间智者所言:「此番兵燹,虽焚我城郭、掠我资财,却也撕开了「天朝上国」的最后一层遮羞布——真正的商业文明,不仅在洋行的账簿里,更应在我们自己的工厂与市场中。」

这场战争的创伤或许需要数十年愈合,但它埋下的「商业独立」种子,终将在20世纪的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

喜欢数风流人物还看前世与今朝请大家收藏:数风流人物还看前世与今朝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大唐男保姆 不学鸳鸯老 九娘 抗战:爆兵打的鬼子说这仗没法打 火烧黎明 红楼:我和黛玉互穿了 回到汉朝当大佬 大唐:李二!你传我皇位干什么?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灭世魔龙三岁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