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泡和暴晒下不腐的木材。后世缅甸殖民时期的柚木建筑一直到21世纪都保存完好。非常适合抠门者如王月生设想的,等在后世把这些包装箱挖出来后,箱子的木板还可以用来制作高端家具、游艇甲板及地暖地板,其稳定性可避免因温度变化导致的变形。
相比之下,橡木在干燥通风环境下,如欧洲古堡橡木梁,可保存百年以上,但潮湿环境中易受真菌侵蚀。就这点,就不适合用在高湿的澳门地区。
所以,尽管柚木价格比橡木价格贵了好几倍,王月生还是毫不犹豫地给西贡的据点通过约柜仓库留言,让他们大量采购柚木,按要求加工成包装箱。但他可忘了一点,如果这批东西真的被当做文物在后世面世,那么这批包装箱本身就是文物的一部分,他想二次利用是绝无可能的。后来他知道这点的时候,真是欲哭无泪的,因为这899箱按照《千字文》从“天”字号编到“犊”字号的箱子着实花了好大一笔钱。此系后话,暂且不提。
当时他安排人做的包装箱,箱板厚度需达5厘米以上,接缝处开凿榫卯结构,减少铁钉使用,因为铁钉易锈蚀导致木材开裂。按照中国南方传统防水工艺,木箱内外涂刷多层桐油,每层晾干后再涂下一层,形成防水膜。榫卯缝隙填充松香与蜂蜡混合物,比例3:1,加热灌缝密封。箱体四角包覆熔点低、易手工焊接的铅锡合金,接缝处用锡焊密封,隔绝水汽渗透。箱体外层涂刷热熔沥青(从南洋进口),混合细沙形成粗糙表面,增强防潮层附着力。
每包埃及的“建筑垃圾”和意大利的“不明物体”都先用浸透桐油的桑皮纸、外面再来一层涂蜡亚麻布包裹,避免直接接触箱内湿气。箱内分层铺设隔潮的缓冲+吸湿的炭化软木片与干苔藓,顶层覆盖煅烧牡蛎壳粉作为碱性吸湿材料。
箱内四角放置棉麻布袋装生石灰(CaO),每袋5公斤,约占箱内体积1/5。生石灰吸湿后转化为熟石灰(Ca(OH)?),按照前世当时的估算,可维持干燥环境50年以上。箱底铺5厘米孔隙率高、吸湿性强的厚竹炭,炭块间隙填充硫磺粉防虫防霉。
在自己前世从北京给东交民巷义和团的包围圈中的欧洲人送完人道主义关怀后,到达澳门前,他早已安排在香港的人对岩洞进行了改造。在埋藏区上方岩壁开凿导水槽,引渗水至洞穴外;地面铺设10厘米透水性好的厚碎蚝壳层,上覆夯实的红黏土防返潮。用石灰、黏土、砂砾(比例1:2:3)混合糯米浆砌筑密封墙,隔绝外部湿气。墙体厚度达1米,表面涂刷蚝壳灰浆防苔藓滋生。
保留了岩洞原有通风孔道,入口处设置“S”型折墙减缓气流直接冲击,维持洞内湿度相对稳定。在埋藏区周边堆置了澳门盐场采购的粗海盐,利用盐的潮解特性降低局部湿度。
正当王月生成功地用对澳门藏宝的回忆来抵消两位青春美女的运动诱惑时,耳边传来冯小姐的声音。可能是连日劳累后突然放松的慵懒,也可能是刚做完拉伸后身体的松弛,她的声音变得有些娇喘和沙哑,“老板欸,人家突然发现自己犯了个大错误呐”。
“你不要这样说话好不好,让老板我心里好砰砰又怕怕。说吧,什么错误?”
“死样,非得像个白骨精一样跟你说话你才听得进去啊?那个什么,你以前可是答应把项目利润的4%给人家当年终奖的。我突然发现,最近投入精力最多的这个画廊项目,居然没有收入。没有收入,我的年终奖咋办?”
“嗯?”王月生也突然发现了这个问题。
“4%?天啊,咱老板这么大方吗?”卡米尔卡瞪大眼睛问道。
“什么咱老板。那是我老板。你现在还没入职呢”。冯小姐反驳道。
“你不是答应我跟老板说的嘛,怎么还没动静?是你想要我给你好处,还是我得给老板好处?”说话间,一个媚眼如丝,王月生立即有了当年卡米尔卡冰上失误倒在裁判台前回眸一笑时,在场几位裁判的感受,也知道了为什么当时连那个老太太裁判都笑开了花,确实是我见犹怜啊。
“咳咳,卡米尔卡,尤利娅根本没有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