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款\"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恰逢敦煌藏经洞文物外流高峰,而王氏获赐的清虚观,在斯坦因1907年考察笔记中未有记载。中国社科院边疆研究所指出,清代《更路簿》记载的\"万生石塘屿\"通常指今南沙尹庆群礁,与碑文所指是否存在偏差待考。有人指出,在清代可能延续明朝旧制将纳土纳群岛被称为“安不纳岛”或“万生石塘屿”,这个名称来源于明宣宗朱瞻基赐字“万生屿,安不纳”,意为岛上居民无需向朝廷缴纳税赋。
国家文物局已启动\"清末边疆治理文物专项研究\",将对该碑开展:
?石材同位素溯源(比对云南大理石矿数据库)
?朱砂颜料成分分析(验证是否使用宫廷特供辰砂)
?碑文笔迹数字化比对(对照光绪朝朱批奏折真迹)
记者观察
这块游走在史实与传奇间的石碑,既折射出晚清对海陆丝路的最后挣扎,也暗藏了民间力量参与边疆经营的草蛇灰线。当x射线穿透碑体内部隐约显现的金属夹层时,或许更大的历史拼图正在等待开启。(完)
?新闻背景延伸
万生石塘屿:元代《岛夷志略》、明代《郑和航海图》对南海岛礁的历史称谓
敦煌清虚观:莫高窟第464窟出土元代道经提及其为\"沙州全真教祖庭\"
王氏火轮船:江南造船档案馆发现1905年\"景明轮\"设计草图,署名工程师为德国人费舍尔
(参与采写:实习生陈思远视频素材支持:敦煌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