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魃为虐,饥民鬻妻易子》:追踪1899年甘肃大旱后续,描述平凉府“饿殍塞途,树皮掘尽”,清廷拨银赈灾但“杯水车薪”;
《沪上风潮:丝厂女工罢工求增薪》:报道上海闸北某丝厂女工因薪资不足发起罢工,工头与租界巡捕房介入调停;
《匪患猖獗:浙西枭私劫漕船》:详述浙江水匪在运河劫掠粮船事件,呼吁江浙两省合剿;
《洋行货价》栏目
“怡和洋行新到爪哇白糖,每担价银二两八钱”
“汇丰银行本日鹰洋兑价:每百元合银七十二两四钱”
“艾罗补脑汁:泰西名医秘制,专治脑弱失眠,每瓶洋一元”;
“林文忠公戒烟丸:林则徐后人监制,根除鸦片烟瘾,购十赠一”;
“商务印书馆新出《华英初阶》,英语入门必备,每册三角”
“申报馆代售《时务报》合订本,戊戌年全年十二册,价洋四元”
“双妹牌花露水:沪上闺阁最爱,祛痱止痒,每瓶洋二角”
“老德记汽水:荷兰水消暑解渴,各大酒楼代售”
《奇闻:甬商购电灯机,宅内夜明如昼》:讲述宁波商人购置发电机,成为上海首个私人使用电灯的案例,引发邻里围观;
《租界新规:马车夜行须挂灯,违者罚洋一元》:报道公共租界工部局交通安全新令;
《梨园快讯:丹桂茶园新排〈铁公鸡〉,真刀真枪武打惊险》:宣传京剧名角演出的连台本戏,突出“火烧向荣”特技场面;
“寻人:苏北王姓仆役,年廿五,左颊有痣,走失三日,报信者谢洋一元”;
“招工:虹口纱厂招女工百名,日薪一角,管午饭”;
“出租:四马路石库门厢房一间,月租洋四元,需保人”。
看完报纸,天色已全然黑了下来。王月生索性睡去。可能是因为回到了自家队伍中的缘故,过去几个月一直在远离文明教化的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一直紧张的心神放松了下来,睡得十分香甜。王月生经常思忖,自己这还是每天可以魂穿后世,在太平安乐的环境中放松缓解,那些天天过着这样日子的前人该是一种什么心境啊。也许鲁迅先生抨击的那种阿q精神,其实是无助的底层人民面对艰辛的生存条件又无力逃离、抗争和改变时的一种精神上或者生理上的自我保护机制吧。
第二天一早,神清气爽地醒来。帐篷外,堂弟月童和两个家丁的小头目以及两个老营学员都已在外等候。他们可不是因为王月生有那么大的规矩让人伺候他起床,而是过去的经验告诉他们,跟着生哥有肉吃。
果然,他们的生哥大手一挥,几人旋即冲进帐篷。但见帐篷一角的几个大竹篓里都是大白菜、小油菜、西红柿、黄瓜、圆白菜、茄子、鲜笋、莲藕等蔬菜,还有只有生哥能拿出来的叫什么富士苹果的,还有京白梨、橙子等水果。至于旁边的十几个1000克装的无包装的马口铁罐头,不问可知里面一定是这边见不到的红烧肉、肘子、梅菜扣肉之类的。
众人翻到一样,便欢呼一声,突然,月童想到了什么,说“生哥,那位李掌柜一早也在等你呢”。
“啊!他可真是个急性子”。
王月生到了营地大门处一看,果然李掌柜和他的侄子李大伙计正揣着手在寒风中跺脚。
见王月生看向他俩,李大伙计年轻面嫩,不禁对自己这边一大早堵门的行径略感羞愧。李掌柜年老成精,坦然拱手道“恭喜大人此番与族人商队相聚。这相处小半年下来,骤然分别,心中竟然十分空荡。这不,实在是思念得紧,一早前来问安”。
王月生也赶紧回礼道,“打扰先生和诸位多日,又承蒙先生奔走协助护佑佛迹,心下万分愧疚。不才备下些许薄礼,还望先生叔侄不要嫌弃才是”。说话的同时,伸手延请二人入营到了自己下榻处旁边的一间大帐篷。三人进去之后,叔侄二人便见堆积如小山般的货物,正是自己经过一个月的工作已然十分熟悉的那些工具和用品,上去拿起这件,又看看那件,兴奋异常。
王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