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同位素分析的核心原理是分析树木年轮中碳(δ13c)、氧(δ1?o)等同位素比例,反映历史气候变化或人类活动影响(如工业化导致的空气污染)。19世纪,δ13c可能因大气?浓度较低而偏正;氧同位素反映前工业化时期的降水模式。20世纪,化石燃料燃烧导致δ13c偏负;核试验后δ1?c异常升高。
通过上述方法,不仅能判断树木是否生长于19世纪或20世纪,还能精确到具体年份,甚至重建其生长期间的环境变迁。所以,如果真落到有心人眼中,自己是绝无可能用19世纪的木材冒充21世纪采伐的木材的,更不要说21世纪根本没有那么多好的木材留给你采伐了。
但你别说,将这个脑洞放到网上求解后,还真有好多人出谋划策。翻看了半天,发现居然有人提出个灯下黑的方案:找个无主之地放置这些木材,而且地方都是现成的。王月生看了也觉得匪夷所思,却又值得一试,前提是,自己在前世的所作所为能辐射到自己原生的后世。
为此,他还特意骚扰了一下沉寂许久的系统,问“如果我在前世买了块地,我所在的后世会得到承认吗?”
“原则上,本系统的目的是为了让你在前世的活动去平衡本系统原生的时空遭受的扰动。但如果需要的能量不大,且不影响你原生时空的正常活动,可以考虑分流一部分能量,这也是你可以在两个时空之间转移物品的原因。至于土地这一特殊物品,关于所有权属,前世获得权属的土地,人类在其上的活动达到一定阈值后,若在后世已形成了他人的明确权属,则无法改变”。
王月生一听,大感兴趣,觉得那个灯下黑的方案简直就是为这个可能性量身打造的。于是决定实验一番。能不能做成时空木材贸易事小,真的找到这么个bUG,以后可以操作的空间就大了。
于是,王月生决定先在后世飞去当地查看一下现实的开发程度。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搭乘航班至欧洲。为了致敬此地的历史上曾属于奥匈帝国这一事实,他恶趣味地选择了乘坐奥地利航空13小时飞到维也纳,再转机2小时飞到了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
随后,从萨格勒布租车自驾,沿E70公路向东行驶约250公里到了武科瓦尔,再向东南沿多瑙河岸行驶约30公里,到了自己打算购地的区域GornjaSiga。这里是一片多瑙河畔的未开发的河漫滩湿地,杨树、柳树林与芦苇荡交错,冬季多瑙河部分结冰,夏季水位上涨形成沼泽。此地还是白鹭、苍鹭等候鸟的迁徙中转站,偶见野猪、狐狸和鹿群。这里处于一种自然原生态,无商业开发,保留着一股原始的荒凉感。这里无基础设施,无道路、住宿、医疗设施,手机信号极弱,克罗地亚运营商t-obilehR在此地都没有覆盖。
网友之所以推荐这块地方,是因为这里是个乌龙地段。两个邻国之间争抢土地的事情比比皆是,但是,两个邻国都想把一块土地推给对方的事情却十分罕见。这里就是这样一处奇葩的地方。
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历史上长期以多瑙河为界。15世纪时,塞尔维亚全境被奥斯曼帝国吞并,当时奥斯曼帝国与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分界线就是多瑙河。在南斯拉夫时代,多瑙河仍然是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的边界,但因为同属南斯拉夫,多瑙河不再具有国界属性。1991年南斯拉夫解体后,多瑙河再次成为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的界河。在南斯拉夫时代,多瑙河发生了改道。这导致了按照旧有河道为界还是按照新河道为界的领土争端。塞尔维亚主张按照新河道为界,因为新河道更加平直,能够获得更多的领土面积。克罗地亚则主张按照旧河道为界,因为旧河道能够使其获得更多的领土面积。GornjaSiga是多瑙河改道后形成的区域之一,面积约为7平方公里。由于两国的主张不同,这片区域成为了一块“无主之地”。从技术上讲,GornjaSiga在克罗地亚的实际控制之下,尽管克罗地亚声称该地属于塞尔维亚。塞尔维亚对该地不做任何主张,因为一旦主张这片土地,就等于承认了对方的主张,从而放弃更大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