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强想起早上好大儿去上班时说的话:不请更好,除了许大茂,我结婚其实没打算请院里其他人。
按照自家儿子认识的人,再加上亲戚,李大强觉得儿子说的很对,那么多人,要是算上院里住户,又得多摆两桌,关键别人是远亲不如近邻,这个院里是近邻不如外面陌生人。
这么一想,他心情大好,不就是全院受邀,唯独没邀请自己家嘛,不把这些人当回事,也就没有在院里丢不丢面一说。
许大茂有些搞不懂刘海忠怎么想的,李家这种邻居不处好关系,反而故意针对,这不纯纯脑子有病吗。
不过想到今天刘海忠得意的说刘光齐对象家是什么领导,又释然了。
刘海忠就是个官迷,看重的儿子成了干部,现在亲家又是领导,可不就尾巴翘老高。
许大茂暗暗摇头,那什么小领导也能和李家比?
院里,他是对李家了解最多的,虽然不清楚李文华姥爷是什么价格,但肯定是个领导,而且不低,况且李文华本人也已经是副所长,经常来的那些人,似乎也不简单。
刘海忠怎么做关自己屁事。
他在心里说了句,给李大强递支烟:“那叔我就先去了,肯定多吃点,吃穷他家。”
今天为了面子,他特意买了包大前门,在外面都没舍得散。
换作以前,肯定是要拿出来散一圈,同时装一波的。
但现在他只会揣兜里充门面,要散也得看什么身份。
诸如阎埠贵之流,八分钱的经济烟爱抽不抽。
哦,不对,凭什么抽我的,光齐啊,我可是看着你长大的,结婚烟都不给哥?
院里众人也现了,这许大茂自从有了孩子后,仿佛换了一个人。
以前抽烟低于一毛五的不抽,再看现在,那是恨不得全抽别人的。
当然,大家都说他这是收心了,有了孩子当了家,知道柴米油盐贵。
不过众人现在不太关心这个,而是悄悄议论李家为什么没来。
因为院里每家派一个代表,被单独安排了两桌,有谁没来一目了然。
阎埠贵用手肘碰了下许大茂:“大茂,你刚不是去李家了吗,知道怎么回事不?”
许大茂竖起一根手指:“一支烟。”
意思是想知道,得用一支烟换。
“嘿!
我说大茂,你什么时候变的这么小气了?”
许大茂侧过身子,面向阎埠贵:“我说阎老师,要说小气,咱们院里谁能比得过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