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护着,先一步窜到了童招娣身边。
李文华环视一圈,现人虽然多,但和记忆中村里放电影比,缺了些乐趣。
那时候,为了能看到,连村里的树上都是人。
小的骑在自家父亲脖子上,大点的自己找位置,爬院墙,踩凳子,只要能看到,什么方式都有。
要是电影在别的村放,那跑个十里也要过去看,摸黑回来,又没有手电,一不小心就摔进了旁边的沟里。
正因来之不易,所以格外珍惜,也更觉欢乐。
坐下后,李文华看下前后左右的人,秦淮茹一家不知道是来的早,还是受许大茂照顾,就坐在后一排。
旁边是刘海忠夫妇,刘光齐参加工作后还是偶尔回来,不常在家,没来也正常,刘光天和刘光福来了却没和他俩坐一起,而是坐到了很前面。
这种电影并不是越靠前越好,尽管如此两兄弟也不愿意和他们父母坐一起。
最令他意外的是侧前方的傻柱聋老太与徐惠兰,看样子三人处的不错。
只是并没看到何雨水,不知是不愿意来,还是什么原因。
这时幕布上的画面陡然一变,随着有些震耳的声音,幕布上有了电影片段,随后缓缓浮现三个大字《白毛女》。
李文华觉得这片名很熟悉,但内容已经记不清了。
当喜儿遭受地主迫害跑进深山时他才想起,这电影看过。
老太太看的眼眶泛红,这个电影如果是几十年后的人看,或许只是对电影里的年代多些了解,但对这时候年龄大一点的人来说,那是回忆,仿佛被带回当初。
因为他们经历过,喜儿只是一个缩影而已。
有人边看边和旁边的人说着当年自己的一些经历,电影放完,谈论声更大。
李文华站起身,以为结束散场了,结果童招娣说:“文华兄弟别急着走,还有一场。”
为什么要还有一场?
他并不想继续看。
但见家里人都没有抬屁股的意思,只好坐下。
第二个电影是《上甘岭》,以一场战役体现志愿军的英勇,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的精神意志。
这时候后世耳熟能详的地道战还没出来,常放的有《红色娘子军》、《青春之歌》、《桥》等。
有意思的是傻柱三人似乎带了零嘴,隔一会便往嘴里送一下,导致看到的棒梗和小当在秦淮茹‘不注意’下,来到三人旁边。
小当只抿嘴看着,眼里都是想吃,棒梗却直接伸手要:“傻叔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