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近臣,文臣武将康熙都接连发难。
一连串的下狱和贬谪,人人自危。
前朝六部皆有牵连,好几个尚书落马,侍郎更是重灾区,不止这些,内务府也有官员倒霉,还有各旗中满军汉军都统。
牵扯之广,简直闻所未闻。
主要集中在兵刑两部,以索额图为首的太子党,被清剿。
甚至比胤禔那时候还要可怖。
毕竟胤禔牵扯再多也是牵扯的臣子,处置的主子也就只有胤禔一个。
胤礽那边……不仅有高官,还有阿哥们。
这不仅是对太子一人的打击,更是对所有儿子的一场敲打。
康熙罕见的如此大手笔,丝毫不留情面。
也是借此事肃清朝堂。
胤祚眼睁睁瞧着前朝低气压笼罩。
在这个时候,胤祚很聪明的缩头护尾。
啊,就不关他的事了。
胤祚往府里一缩,比王八壳还硬。
太子哥哥要大显身手了,他躲着点。
不过,胤祚还是稍稍放心,这次看似是大刀阔斧,可其实也留有余地。
主要是看核心目的——不是扳倒太子,而是修剪,让太子没有那么势大。
简而言之,让一切尽在康熙掌握中。
让儿子们都明白,他这个汗阿玛只要想,立刻可以剥夺他们的一切,让阿哥们都老老实实的。
绝对皇权!
就是为了这个。
看着胤祚又一躲,康熙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好啊,没去帮太子求情,康熙欣喜,说明儿子更在意他,支持他的所作所为。
不过,唉,或许这孩子太重感情,以至于不敢直面,康熙就不逼他了。
对一个孩子的温情,却并不妨碍他对其他儿子的冷酷无情。
对这个孩子毫无保留的爱,何尝不是康熙心中的一块净土。
冷酷的政治斗争就这么开始了。
或者说,是康熙单方面的清洗开始了。
对太子留有余地,可对别的人,康熙不会顾及太多。
太子党,必须要伤筋动骨。
胤礽当机立断,将胤祥推了出去。
没错,胤祥。
这个聪慧的机敏的,愿意在这个时候挺身而出的弟弟。
胤祥咬着牙,承担了更多。
不过也是,身为和太子关系最密的皇子之一,胤祥这些年为太子做了太多事。
太子不好出面的,不能出面的,都是他去干。
那些东西,在他更迫切的想要得到太子信任的时候,趋之若鹜。
可现在,胤祥很明白,真的要推出一个人,做台前平息怒火的那个,最大的可能就是他。
胤祉,他在文官清流中颇有名声,这些年积极的奔走,也是在那些汉臣文人墨客之间,名声好听,看着清贵,养名养的很好,可实际……
那些手无寸铁靠嘴皮子说话的文人,能提供多大助力呢?
胤禛,和太子当时一脚踹开了裂隙,后来就隐隐的明哲保身,可就算是这样,这次也受了斥责。
更别提他了。
胤祥知道,太子风光时,他是汗阿玛为太子挑选的左右手,要是出了问题,他就首当其冲。
这时候……没关系,只要太子根基仍在,不失去太子的信任,他就还有以后。
太子对他也是,恩重如山。
胤祥承担了大部分罪责,康熙大怒。
胤祥的职位被一撸到底,让他回府思过。
甚至,康熙当众大骂,让胤祥一点颜面都不剩。
这个回府思过是到什么时候?康熙可没说。
胤禛也被当众斥责,在六部的差事暂时停止。
胤祉,倒是平稳的多,可他在礼部修书,本来就没多大实权。
一个摆在那的三贝勒,又有什么用呢?
太子也被训斥,说他御下不严,被臣子蒙蔽。
但对太子,康熙还是留有余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