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直亲王胤禔,罪名属实,但也功高劳苦,朕念及其勇,削其亲王位,降为郡王,于府中闭门思过一年,不得插手军务。”
胤禔本人原本一撸到底的爵位稍作保全,不知幽禁到何时的闭门思过有了期限,也算是留有余地。
只不过他那些党羽就没有这好运气,康熙不可能放过,长子被他修剪掉枝丫,元气大伤,也就安心了。
胤祚保下哥哥,就没多说些什么。
他甚至还对康熙的行为表示了赞同和理解。
“汗阿玛为政不易,思虑良多,贪官污吏,不可留,扰乱朝政,必将肃清,汗阿玛此举,是肃清朝纲,合该如此为之。”
“此举焉不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汗阿玛并未徇私。”
砍砍砍,砍吧砍吧,大哥早有预料,砍了,他那也就清静了。
之前康熙早已撂下狠话,气的下了口谕,这次算是打了个补丁,也不算下了圣旨出尔反尔。
康熙面上也挂得住。
胤祚善解人意,能理解他的苦心和不容易,康熙更是觉得安慰。
至此,大千岁之名消弭于世。
胤禔那,树倒猢狲散,原先那些依附之人,下狱的下狱,砍头的砍头,抄家的抄家,贬谪的贬谪。
门庭若市,门可罗雀,短短一日,天差地别。
一时,太子党名声大噪,无人掣肘,前朝风光无限。
胤祚行事越发低调,都说是因大阿哥一事心伤大病,这才闭门不出,在府中养病。
养病?
养病是假,托词是真。
胤祚在府中乐得自在,他插手政务越发的少,当然,本来他也不怎么干活。
这下子,工部那个清闲地儿他都不怎么去了,就在家里待着。
旁人来探望,胤祚偶尔才见一两个。
胤禩心中担忧,他虽然知道大哥和太子的计划,但真经历了还是心惊胆战。
尤其是听到胤祚冲进宫求情,更是焦躁不安。
再怎么商量好的事也有变故。
又不是一板一眼的,康熙就得按着他们的剧本走。
康熙这个最大的变故,谁都不敢忽视。
胤禩太明白他汗阿玛的无情!
幸好幸好,安然度过,胤禩的压力就更大了。
胤禔安然身退,就要他顶大梁。
大阿哥党一派势力大减,但仍有余部,他这个和胤禔走的最近的阿哥,顺势接手。
更别提现在前朝涌动,不知道什么时候波浪就拍打过来。
就算是胤禩,也难免心中不安。
大哥的时代落幕,又会有新的人被汗阿玛推上舞台。
太子不可能唱独角戏,绿叶衬红花,配角……他就是接下来和太子对戏的那个配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