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啊,结盟共抗大反派。
汗阿玛你成反派了。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胤祚心里五味杂陈,真是……不知道说什么是好。
但当着太皇太后的面,胤祚面色沉重,像背了个重担的驴,眼看着天要绝人之路,要被生活的重担给压垮了。
太皇太后也没办法,只能和胤祚说:“让你太子哥哥学会示弱,学会削减羽翼,有时候弱就是强。”
胤祚点头,表示自己记下了,“老祖宗,您放心吧,一定,一定不会如此!”
太皇太后只当他是安慰,轻声笑了笑。
接着,太皇太后又嘱咐了许多话,还有……
“也要保全自己。”
……
灵堂内压抑的哭声不绝于耳,胤祚保持着跪姿,还有些恍惚。
太皇太后的叮嘱犹在耳畔,可斯人已逝。
他的身前就是太皇太后着重提过的那几个哥哥,都哭的伤心。
胤祚跪在那,想着那位殚精竭虑,可能人生的最后一秒还在为大清的未来而忧愁的太皇太后。
乌库玛嬷,或许,那件事,您可以放心了。
真的……
不是安慰的谎言。
一连多日,康熙都没有上朝,亲自侍奉在太皇太后的灵柩前,祖孙亲情,无人不动容。
太皇太后驾崩前,曾屏退左右让太子,康熙先后入内密谈,无人知其谈话内容,只知太子泪眼婆娑,帝王悲痛欲绝。
随后,诸位皇子再入内,再是两位亲王,康熙的兄弟,福全常宁。
走的时候,太皇太后还紧紧握着康熙的手。
最后的遗愿——
不与太宗合葬,灵柩安置在先帝孝陵旁
这对母子,有过龃龉,可到了最后,太皇太后还是想着他那早逝的儿子,放心不下他。
康熙都答应下来,伏在床榻上,痛哭不止。
胤祚站在兄弟们里,远远的瞧着太皇太后,见了最后一面。
一切都发生的太快了,记忆回笼,胤祚抹了把脸。
太皇太后去后,康熙不思朝政,不进水米。
一个多月才重返朝堂。
眼看着要慢慢走出来了,就在大家都以为会渐渐变好的时候,康熙病倒了。
汗阿玛,病倒了……
令人始料不及。
这场病来势汹汹,几日高热不退,浑身裹着厚被还不住的打寒颤,明明是炎炎夏日,却像冬日一般。
人快速的消瘦下去,嘴唇呈现不详的紫色,眼窝深陷,一下子老了十岁。
面色苍白如纸,太医都不敢多瞧帝王脸色。
他们束手无策,好多药都试过了,都没用,太医院乌云压顶,都提着脖子谨小慎微。
康熙病的厉害,一天天的消耗下去,铁打的身子也熬不住。
风雨摇曳的大清,刚失去了掌舵多年的太皇太后,又面临着帝王重病的险境。
一时间,内乱将起。
幸得有储君胤礽坐镇,代理朝政,才没生乱。
胤祚心里也是着急,他的那些药,这次没派上用场,有的瞧着能缓解一二,可不能根治,也没人敢往帝王身上用。
太医们寻遍古方,试药的人一批又一批,都没找出个对策。
康熙喝了几轮药,反而病的更厉害了。
陪在病榻旁,胤祚听着康熙唤他。
“胤祚啊,胤祚啊,朕……朕想你乌库玛嬷啊!朕心里难受啊!报应,报应,是我气的她,我气的!”
康熙甚至都开始胡言乱语,心里苦闷,身上病着,双重折磨。
煎熬,痛苦无处发泄。
胤祚只能一遍一遍的说,“汗阿玛,乌库玛嬷没怨您,您好好的养好身子,大清还靠着您呢,儿子……儿子也靠着您呢。”
“太子哥哥,大哥,他们都着急呢,您不能说这些丧气话呀,万一,万一……”
看着康熙了无生趣,胤祚一咬牙。
“万一您有什么事,我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