祚这才开口,“戴梓苦啊!”
奠定基调,先不说这罪名是真是假,事关东洋,不好说。
虽然他知道是假的吧,但不好证明啊。
不好插手东洋事,之前禁海,也有原因是与东洋那边关系紧张。
先保下人来!
康熙眼皮一掀,轻轻的哦了一声,也是给胤祚一个继续往下说的舞台。
有戏!
胤祚抱住康熙的胳膊,伤感道:“这戴梓官宦世家出身,自幼苦读,为官清正,刚正不阿,又屡屡献上火器。”
“算是有功之臣……”
康熙接上他的话,胤祚重重点头。
“是啊是啊,大清万人难得此一人,此人天赋卓绝,常人不可比,南怀仁那些传教士,他们那些西洋诸国的火炮,认为咱们大清不可制,还是戴梓挽回了脸面,赢得漂亮呢。”
康熙不置可否,胤祚也知道汗阿玛不想杀戴梓。
可能是……南怀仁他们安的这个罪名是一,汗阿玛对此人不满是二。
戴梓那张嘴呀,气死人不偿命,混官场的,难得如此“气直如竹”。
胤祚眼珠子一转,将全身的重量往康熙的胳膊上一压,挨到康熙的背上了。
“汗阿玛,戴梓的儿子戴亮跟了儿子这么多年,今年也有十五岁,和儿子日日相对,尽心竭力,也是个可塑之才。”
“若是戴梓获罪,又是如此罪名,他仕途何归啊,汗阿玛!”
老子出了事儿,儿子受影响,他的小伙伴啊,怎么对得起他。
这个理由,其实有时候对汗阿玛来说,比别的大道理有用。
儿子的心腹,和一个嘴笨有罪的官员,孰轻孰重,康熙自有所偏向。
这么撒娇,唉,康熙无奈的转过身,哄了几句。
“那戴亮不干他的事,照样为官,以后当你的左右手。”
“还有那个姓黄的,等你上朝,朕就一起安排上。”
黄履庄的儿子。
不过,重点在戴梓啊!
虽然这是意外之喜。
“汗阿玛,戴梓和儿子是忘年交,他研发的那连珠火铳,是治国之利器,是大功之臣呐,自小教儿子火器知识,算是儿子的半个老师。”
连珠火铳?
康熙是没有听戴梓提起过,不过,康熙看了看趴在他怀里的胤祚。
“戴梓和你交好,这……”
“连珠火铳虽还需改进,戴梓能做出来却是极厉害的,此物若可大规模推广,大清江山,千秋万代,疆域之辽阔,不可想象。”
打仗的好东西,真理啊!
康熙自是知道胤祚不会骗他,可此物,有如此妙处,威力之大。
就算有所夸大,实物也不会是个花架子。
“汗阿玛,若是处置了戴梓,戴梓罪名……”
胤祚皱了皱眉,“此人是人才,也该放在眼皮子底下才是。”
别把他流放了,戴梓。
怎么也要把你留下来,放心吧,他可以胡搅蛮缠。
胤祚又加一把火,“何况,戴梓曾为儿子老师,又是如此亲密的关系,这么个罪名一安,儿子惶恐啊!”
胤祚给戴梓戴上高帽,地位拔高,是不是他老师不是还是他说了算,再加上儿子是他的伴读,那不就是,意图害他嘛。
和他联系这么紧密,说人家勾结东洋,不是暗戳戳说他这个荣亲王通敌!
意欲何为啊……
康熙眉头一皱,将膝盖刚软的胤祚一把扶住,没给他跪到地下的机会。
“给他们十个胆子,也不敢如此编排于你。”
胤祚唉声叹气,不说那什么戴梓了,“汗阿玛,可能就是儿子年纪轻轻位居亲王,他们嫉妒儿子吧,就是看不惯儿子。”
看不惯,看不惯……康熙猛的一顿。
看不惯他儿子,也不是没有可能。
这戴梓专研火器,精于此道,胤祚也是对此颇有兴趣。
东洋人。
他儿子过两年就要上朝了,真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