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摸到粮仓附近,正准备潜入时,忽然四周亮起无数火把。
虽然祖良壁确实没料到噶尔丹会派人偷粮食,但清朝这边人多,这里守着的人仍然比丹济拉的人多。
丹济拉见偷不成,那就直接抢!
只要可汗吸引了足够多的人,这里的清军就不会太多!
丹济拉大喊一声:“为了准噶尔部的希望,随我冲锋!”
部下们都跟着丹济拉冲了上去,和清军激战。
另一边,噶尔丹且战且退,见粮仓火起,他知道丹济拉成功了。
【不知道还能活下来多少弟兄。
】噶尔丹大喝一声,将祖良壁横扫于马下,但他来不及杀死祖良壁了,周围的清军围了过来。
噶尔丹带着亲信拼死突围。
噶尔丹杀出一条血路,和丹济拉汇合的时候,已经只剩下十几个人了。
“我们去西藏吧!
西藏的人很崇拜可汗,我们只要去西藏肯定能拉起来一些部队!”
有手下提议说。
噶尔丹同意了。
翁吉粮仓被噶尔丹偷袭的消息作为紧急军情,仅仅几天就出现在了康熙的御案上。
尽管翁吉粮仓留下了噶尔丹部下不少人头,但噶尔丹还是连偷带抢拿到了粮食。
康熙一看便说:“噶尔丹还真是贼心不死啊。”
众臣开始商议和噶尔丹作战的计划。
很快,他们就分析出来,噶尔丹在草原的部署已经被打乱,沙俄也放弃了噶尔丹,所以噶尔丹只能去投靠西藏。
康熙立刻对西藏佛区的实权人物第巴桑结嘉措写信,信中痛斥他暗中帮助噶尔丹的行为,并要求第巴桑结嘉措不得再次收留噶尔丹。
第巴桑结嘉措虽然是个野心家,但他也知道自己打不过清朝。
于是噶尔丹一行人在几麻袋粮食吃得差不多的时候,来到了西藏,却不被接纳,只有一些确实走投无路的当地人愿意跟着噶尔丹离开西藏。
“难道天要亡我?”
噶尔丹虽然意志坚定,也不由得动摇了。
带着这几百人回到草原以后,噶尔丹想了个主意,他派出一名手下去京城诈降,就说噶尔丹同意投降,只要拿到多少多少钱粮就愿意归顺。
康熙说:“投降就投降,钱粮是不会给的!”
康熙回宫后给噶尔丹的使者写了一封圣旨,里面写着:“尔还语噶尔丹,凡事务必亲面会语,不然,则事无终局。
彼如不来,朕必啮雪往讨,断不中止。
朕在此地行猎待尔,限尔七十日内还报,如过此期,朕必进兵矣。”
康熙派过去两个准噶尔的俘虏,两人向噶尔丹宣扬了康熙优待俘虏的方针,但噶尔丹并没有动摇,沉默的噶尔丹挥挥手让这两人回京城去。
与噶尔丹的绝望沉闷不同,京城里的四阿哥府,四阿哥胤禛却很是高兴——因为宜修怀孕了。
这是胤禛从宋茂卿之死以后的第一个孩子,胤禛也为此激动。
胤禛匆忙进宫告诉了住在阿哥所的胤禩和还没搬出永和宫的胤祥。
现在的胤禩胤祥都是和胤禛极为要好的,因此他们都对胤禛表示了恭喜。
胤禛和自己最要好的两个弟弟分享了这份喜悦以后,又去告诉了康熙,康熙送给了胤禛一个品相很好的玉镯子,说如果是个女孩就给女儿从小戴着。
康熙又说如果是个儿子更好,因为桐花台的舒妃也怀孕了,假如舒妃也是怀了个儿子,那就是父子俩同时有儿子,是大喜事。
康熙也四十多岁了,喜欢看年幼的小孩子,这会让他产生自己还年轻的错觉。
回到府里就开始满嘴跑火车地对宜修海誓山盟了。
“小宜,皇阿玛听说你有孕送给了我一个手镯。”
胤禛也不顾康熙是想让他送给“未来女儿”
,拿着手镯就给宜修戴,“愿如此环,朝夕相见!”
胤禛此时高兴得都有些得意忘形的意思了,他对宜修张口就来:“如果你生下儿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