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经过朱天保事件以后,更加多疑,他看谁都觉得是试图对胤礽进行投机的乱臣贼子,本来准备的立太子行为也停下了——他只会考虑让胤礽当太子,原因也简单,他内心深处一直觉得,只有胤礽是不会真心夺走他的权力的——而现在的情况是还有人想要投机胤礽,这让他不再敢考虑立胤礽为太子,至于别人?他更是看都不看一眼。
康熙开始频繁让弘皙到乾清宫学习他处理政务,24岁的弘皙年轻又聪明,政务上手得很快,很有胤礽的影子。
康熙看着心里也很欣慰,他会害怕儿子抢走自己的权力,但是孙子辈的却不怕,因为孙子们太年轻没有机会积累自己的党羽,因此他对弘皙表现出了隔辈亲。
当然,胤禩等人是不会让康熙和弘皙一直亲近的,毕竟他们最不想要的就是胤礽被三立。
于是八爷党立刻又开始制造一个传言,就说康熙要效仿朱元璋,立弘皙为皇太孙。
乍一听好像没什么问题,但仔细想想这妥妥的是骂人,毕竟当年朱允炆可是丢了天下,这话是在说康熙识人不明呢!
康熙对于八爷党的舆论操控已经无能为力很久了,但是他还是做了一些应对,康熙立刻叫魏珠去告诉所有人“皇上春秋鼎盛,龙精虎猛(指65岁)根本不想立继承人了!”
的消息——但魏珠可是八爷党的眼线啊,他才不会专心帮康熙办事呢!
于是在魏珠完全遵旨把消息放出去以后,“皇帝要立皇太孙”
的谣言反而传得更厉害了。
以至于玉氏派来的使者都写了“皇帝对废太子的儿子宠爱有加,废太子很有可能三立,他的儿子也有可能成为皇太孙”
。
一天,上朝时,某个迂腐的忠臣站了出来:“皇上,臣恳请皇上不要立皇太孙,前明朱元璋立皇太孙,却被朱棣造反推翻,这同室操戈,不可不防啊!”
康熙皱着眉头,这些天他听这个谣言心里也很烦躁,但眼前这人他也知道忠诚,于是努力缓和语气说:“朕并未有立皇太孙之意,此乃无稽之谈,你莫要轻信谣言。”
那大臣却仍不罢休,跪地叩头道:“皇上圣明,然如今谣言甚嚣尘上,不得不防。
若真有立皇太孙之事,恐生祸端,还望皇上以江山社稷为重。”
康熙心中烦闷,刚欲再言,却见胤禩出列道:“皇阿玛,此臣忠心可鉴,不过是担忧朝廷安稳。
依儿臣看,当务之急是彻查谣言源头,以正视听。”
康熙微微点头,心中却对胤禩的这番话多了几分警惕。
【这谣言一听就知道是胤禩传的,他还敢贼喊捉贼,肯定是有把握。
】康熙心里对胤禩的防备更深了几分。
这时,张廷玉也站了出来,道:“皇上,臣以为可先安抚人心,再暗中调查。
如今朝堂不稳,不宜大动干戈。”
康熙听了,觉得有理,便下令让张廷玉负责此事,同时警告众人莫要再提立皇太孙之事,若再有人轻信谣言、蛊惑人心,严惩不贷。
一段时间后,八爷党见康熙确实没打算立皇太孙,于是就没有继续传谣言了,而康熙也根本调查不出来谁传的谣言——毕竟御前大总管魏珠都是八爷党的人,康熙在八爷党面前纯粹就是信息孤岛,完全挥不出来皇帝该有的探查能力,这比以前梁九功在的时候还要严重。
于是康熙变得更加疑心深重了。
六月份,在前一年被太医诊断说身体有问题,只有一年寿命的康熙嫡长孙,胤禔的嫡长子弘昱病危了。
康熙这天下朝后匆匆赶到二十三岁的弘昱家里,因为胤禔被圈禁了出不来,康熙只能亲自来给弘昱送终。
弘晋死还没多久,弘昱也要死了,康熙心里还是有些难过,他对儿子们可以尽力打压,但对孙子们他没什么恐惧感,还是有些亲情的。
进家门一看,胤禩,胤禟,胤?,胤祯,八爷党阵容全在!
康熙悲痛的表情立马凝固在了脸上:“你们几个是来干什么的?看不见弘昱不舒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