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女无奈离开了赵氏,她好好跟着走,至少不会被打一顿然后再被拖去辛者库。
赵氏借偶遇邀宠不成,却降位,还被带走了贴身宫女。
虽然之后内务府肯定会另外派宫女给她,但是她还是沮丧极了。
她一个人向着景阳宫的方向回去了。
康熙带着胤礽迅到了接见大臣的地方,经过和三位将军简单的谈话,康熙决定为征讨噶尔丹派出十万大军,其中东路由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率兵00越兴安岭西进;西路由抚远大将军费扬古、振武将军孙思克率兵分别由归化、宁夏,越过沙漠,于翁金河会师,尔后北上;康熙自己亲率中路军出独石口。
三路大军约期于克鲁伦河一带会师,和噶尔丹决战。
剩余的一万余人为辅兵,不参与战斗。
康熙指挥若定,很快就把人员安排做好了。
三名将军没有异议,就各自退下。
康熙见没有别人在了,指了指自己的肩膀示意胤礽,说:“礽儿,月底为父就要去亲征噶尔丹了,今年的皇太子千秋节可能都回不来呢!”
胤礽给康熙捏起了肩:“寿辰是小事,国事才是大事,阿玛做得对。”
康熙说:“该办的还是要办,别心疼钱,身为太子该有的排场要有,不然别人还以为为父不在乎儿子呢。”
胤礽本来想劝劝,但是听到这话也还是没有说,默默给康熙捶肩。
“皇上,四阿哥求见。”
李德全从门口小跑进来对康熙说。
康熙用眼神示意胤礽停下,如此动作被胤禛看到会影响太子的威仪。
胤礽会意,规规矩矩站在一边。
胤禛进来了,因为场所比较正式,他行了礼:“给皇阿玛请安,给太子殿下请安。”
康熙摆摆手:“不要整这些虚礼,老四,你找朕有什么事啊?”
胤禛说:“皇阿玛即将出征噶尔丹,为此还给四地免税让广大臣民团结,儿臣有个不情之请,希望皇阿玛能答应。”
要是单独对话,康熙十之八九会说“既然是不情之请那你就不要说了”
,但当着胤礽和李德全,他还是要给胤禛留点面子,于是问:“那,你有什么请求啊?”
胤禛低着头说:“早年儿臣不懂事时,曾被皇阿玛批评喜怒不定,如今儿臣已经长大成熟,眼下又是重要时刻,儿臣希望皇阿玛能让史官去掉您曾经说儿臣喜怒不定的话,让儿臣能有个更好的名声。”
康熙皱眉:“老四,改史书不可取,改前朝史书是为了显示我们是正统,但改我朝史书,这叫心虚,你明白吗?”
康熙说完话,对李德全说:“李德全,去把史官叫来。”
史官一会就过来了。
胤禛见康熙真的可能给他改史书,立刻撒娇一般说:“皇阿玛,为了我删除恶评吧~你最好了!”
康熙虽然喜欢胤礽对他撒娇,但是胤禛就算了,他扶额,对史官说:“你看看,能不能改一下?”
史官刚正不阿道:“陛下,史不可擅改,此乃历代之鉴戒,关乎后世评判,万不可因皇子私情而动。”
康熙听后,微微点头:“老四,你听到了,并非朕不愿。”
胤禛不服气了:“我是干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吗?为什么不能把它改了?”
史官说:“四阿哥被皇上说喜怒不定有两次,第一次是幼年时言语顶撞了怀孕的德妃娘娘,念在四阿哥年幼,皇上特意让当时的史官不要把“颇为不孝”
写上去,这已经是皇上开恩过了;第二次是前几年还没有搬出宫的时候,四阿哥因为一太监触犯宫规,竟令人将其埋在雪地里要将太监冻死,若不是太子殿下及时现,就出人命了!
面对太子殿下的规劝和教训,四阿哥还理直气壮,因此才被不满的皇上给了“喜怒不定”
评价,实不能改!”
胤禛有些傻眼了,见史官在写东西,他问:“你在写什么?”
史官说:“某年某月某日,四阿哥试图篡改历史,删除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