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得很讨好,又有了几分得意忘形的意思,而惠妃可比爱新觉罗氏了解德妃多了,她知道德妃已经在暴怒的边缘了。
惠妃找借口说:“德妃妹妹,姐姐小厨房有些茶点,你肯赏个脸和姐姐一起端给我们的客人吗?”
德妃也知道,这是惠妃在叫她去小厨房单独说说,于是笑着点头:“好的,惠妃姐姐。”
两人来到小厨房后,惠妃无奈地笑道:“德妃妹妹莫要生气,这爱新觉罗氏本就是个拎不清的,妹妹你想,若是真的又丑又坏,在这京城岂不是早就恶名远扬了?”
德妃皱眉道:“惠妃姐姐,可她那般形容,我怎能放心把胤禛交给这样人家的庶女。”
惠妃拍拍她的手,“妹妹别急,咱们不妨先见见那宜修姑娘,若真如她说的不堪,再拒绝便是。”
德妃想了想觉得有理。
二人回去后,惠妃对爱新觉罗氏说想先看看宜修。
爱新觉罗氏虽疑惑却也答应下来。
不久宜修前来,却是惊艳到了德妃。
德妃暗暗吃惊,这和爱新觉罗氏所说大相径庭。
交谈间现宜修虽然说话有些怯弱,却根本不是恶劣的人。
爱新觉罗氏在旁脸色尴尬。
德妃满意地不住点头,爱新觉罗氏见状也松了口气,心想总算甩掉这个眼中钉了。
爱新觉罗氏是个很无脑的人,见德妃竟然接受了她眼中丑陋恶劣的宜修,顿时引以为知音:“德妃娘娘,您能收下宜修真是太好了,以后我们这一脉定会和您共进退,宜修,叫姑母!”
宜修平时就被爱新觉罗氏打骂,对她很是害怕,怯生生地对德妃喊了一声:“姑母。”
德妃没想到居然还有意外之喜,她可太想要一个乌拉那拉氏的身份了,于是高兴地回应:“诶,姑母在!”
爱新觉罗氏凶狠的脸上绽开一个难看的笑容:“那,德妃娘娘,宜修就拜托你了。”
德妃很是自来熟:“嫂嫂哪里的话,以后我们是一家。”
爱新觉罗氏走后,德妃拉着宜修:“先带你见见四阿哥吧。”
宜修跟着德妃去了永和宫。
收到消息的胤禛很快就过来了,他知道苗侧福晋和甘格格隔得远不能立刻见到,但额娘说的这位乌拉那拉氏侧福晋他还是可以马上看见的。
胤禛进了永和宫,看见宜修,却移不开眼了,他不由自主地背了起来:“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秾纤得衷,修短合度。”
德妃也念过书,知道这是《洛神赋》,也知道胤禛很满意。
于是就定好两个月后就成婚。
宜修回到了乌拉那拉氏的府邸,柔则关心道:“妹妹别怕,额娘她不是那么坏的人,只是比较没脑子。”
宜修虽然被嫡母打骂磋磨过,但是柔则对她一直不错,于是说:“以后妹妹能过上好日子了,姐姐你也要幸福啊。”
柔则点了点头。
另一边,康熙因为选了石韵音为太子妃,正和一群宗室理论。
尽管他是皇帝,但宗室作为皇帝的家族,他也不能不管不顾。
一个宗室问:“皇上为何选了一个汉军旗之人为太子妃?”
康熙昂然答:“满汉一家,朕选择汉军旗为太子妃有何不可?何况她祖上是瓜尔佳氏,也是满人,既是满人又是汉军旗,恰恰符合满汉一家的概念,有利于大清江山稳固!”
另一个宗室说:“可她父亲刚死不久,皇上选她为太子妃,这礼法说不过去!”
康熙微微皱眉,严肃道:“朕选她为太子妃,自会安排妥当一切礼仪之事,莫要拿此来说事。
朕意已决,石氏不论家世品貌都足以担起太子妃之位,辅佐保成治理天下。”
宗室们面面相觑,一时不知如何反驳。
这时,一位年长的宗室缓缓开口:“皇上,臣等并非故意为难,只是太子妃关乎大清国运,不得不慎重。
汉军旗女子成为太子妃,恐生变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