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矾书案破案以后,康熙对于胤禩的忌惮再一次越了废太子胤礽。
虽然在康熙五十四年,康熙在年初的时候已经随便找了个“胤禩惫懒,不堪大用,不从事政务”
的理由停其俸禄,但谁都知道,胤禩“不从事政务”
其实是康熙对胤禩心有防备,不再给胤禩政务,生怕胤禩再处理好了几个任务,把他这个皇阿玛取代了!
而且事实是,虽然胤禩作为八贝勒的俸禄是很丰厚的,通常来说停俸禄也会是一个很严酷的惩罚,但对于胤禩来说,停俸禄除了被打脸丢面子以外根本就是不痛不痒。
作为八爷党的领,胤禩根本就不缺那点钱,康熙也没想到的是,胤禩被停俸禄以后,“八贤王被皇上打压”
的名声传得更广了。
康熙私底下出去微服私访的时候,听到民间对胤禩的称谓都是“八贤王”
而不再是“八贝勒”
“八阿哥”
,此时的康熙心里对胤禩产生了强烈的恐惧。
哪怕之前胤礽在做太子的时候,康熙恐惧胤礽获得美名从而取代他,他也是有办法打压胤礽的。
胤礽的真正亲信除了索额图一家外就再也没有了,在索额图死后,胤礽更是逃不脱他的手掌心,他多次放纵别人败坏胤礽的名声,这样一来,就能稳固他这个皇阿玛的地位。
但胤禩不一样,康熙悄悄也对胤禩搞了一些舆论战,就比如说年初时剥夺胤禩的俸禄这件事,他当时也找了几个托去说胤禩的不是,但对胤禩完全没有任何作用。
康熙深知,胤禩不同于胤礽,他的势力盘根错节,党羽众多,民间又有“八贤王”
的美名,自己以往对付胤礽的手段对他根本不管用。
正在康熙为此苦恼时,有大臣密奏,称胤禩私下与几位手握重兵的将领来往密切。
康熙心中一惊,这若是胤禩暗中勾结武将,意图谋反,那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康熙表面不动声色,暗中派人监视胤禩与那些将领的一举一动。
好在经过康熙的调查,这只是胤禩在带着胤祯串门子,向武将们学习带兵打仗,在八爷党众人看来,策妄阿拉布坦的征讨事宜早晚要落在胤祯头上,所以胤禩与武将们走动的次数多了很多。
即便康熙调查出来是安全的,他心里也还是慌了,胤禩在他还没注意到的时候就可以和武将走动,要是胤禩真的心态变了要学李世民政变,就是要弄死他取代他,那还得了?
康熙越想越觉得必须要给胤禩一个狠狠的警告。
他决定在朝堂之上公开敲打胤禩。
一日早朝,康熙突然提及胤禩与武将们的交往之事,语气严厉道:“八阿哥,朕知你好学上进,与武将们交流带兵打仗之法本是好事,但你需明白自己的身份,不可逾越本分。”
胤禩心中一惊,立刻跪地叩道:“皇阿玛,儿臣只是为了能为朝廷多做贡献,并无其他心思。”
康熙冷哼一声:“希望你所言属实,若让朕现你有不轨之心,绝不轻饶。”
康熙知道自己现在其实已经没有真正弄死胤禩的能力了,但是口嗨两句他还是做得到的——何况胤禩明面上也不好和他顶嘴,胤禩可不是把他完全当成父亲,想说什么就说的胤礽。
不出康熙所料,胤禩低眉顺眼,没有一点不满情绪流露出来。
朝堂之上气氛瞬间凝固,众大臣皆不敢出声。
胤禩虽表面镇定,但内心已明白康熙对自己的猜忌愈深重。
下朝后,胤禩回到府邸,心中烦闷不已。
而康熙虽然训斥了胤禩一顿,但心里的不满一点都没有消退,毕竟他这个皇帝也只能口嗨一下胤禩,胤禩的人脉太过于广了,康熙都没办法!
另一边,胤禟和胤禩一样也广泛结交大臣。
在一个叫做何图的大臣来京城述职的时候,胤禟与何图相谈甚欢,胤禟就问:“何大人,你在京城可有家属?”
何图说:“回九阿哥,我家中老母尚在京城。”
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