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我?你周老板现在可是咱村首富,不也在这儿亲自下水捞吗?你怎么不去买啊?这会说起来我来了,你就是怕我和你抢,你小子,黑啊!”
周辰被怼得哈哈一笑,摸了摸鼻子:“我这不是……能省则省,体验生活嘛!哈哈哈,你要是累,就赶紧回去,我替你笑纳了!”
瘦猴夸张地翻了个白眼,用鼻孔哼道:“塞林木的,得了吧!就属你抠门!难怪你能发财,真是一点蚊子腿肉都不放过!给兄弟喝口汤!”
兄弟俩互相打趣了几句,周辰看了看自己满当当的竹筐,说道:“这片的蛏子被我们捞得差不多了,我和我爹估计捞了小两百斤了。等你待会儿捞得少,分你点。”
瘦猴一听,眼睛顿时亮了,也不客气:“行!那我可记下了!也不用多,匀我个五六斤就成,主要就是解解馋,谁不知道这迁徙蛏子又嫩又没沙,味道一绝!”
周辰大手一挥,颇为豪爽:“五六斤够谁吃?晒干了就没多少了!等上岸,直接给你分十好几斤!”
两人说笑间,瘦猴眼尖,指着周辰船侧漂浮的浮标问道:“哎,阿辰,那边怎么下了几排地笼?你放的?”
周辰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啊,对,我瞎琢磨着放的。”
瘦猴一脸无语:“我就知道是你!别人都抢着捞蛏子,就你还有闲心鼓捣这个!”
周父在船尾也适时地“补刀”:“我就说他瞎胡闹嘛!蛏子又钻不进去,待会儿收起来还麻烦。”
周辰嘴硬道:“哎呀,试试嘛,又不费什么事。”
几人一边闲聊,一边又将船划到新的区域捞了一阵。眼看海上的渔船越来越多,远处的天色也开始发生变化,风浪似乎比刚才大了一些,潮水也在上涨。
周辰观察了一下天色和水情,果断道:“行了,看这天色怕是要起大潮,咱们该回去了。瘦猴,你那边捞多少了?”
瘦猴看了看自己那几个半满的鱼筐,擦了把汗,有些遗憾地说:“没你们手快,估计也就二十来斤吧。”
周辰爽快地说:“没事,我再给你凑个十几斤,弄个三四十斤,够你冬天隔三差五炖个汤、蒸个蛏子干了。”
瘦猴感激道:“那感情好!我先去岸边等你们?你们不是还要收地笼吗?唉,算了,我帮你一起收吧,就当是付你蛏子的‘工钱’了!”
周辰笑道:“嘿!就等你这句话呢!想白拿我的蛏子?门都没有!快来干活!”
于是,两艘船靠在一起,开始收地笼。期间又有几艘同村的船经过,看到他们在收地笼,都好奇地问:“阿辰,你们不捞蛏子,咋收起地笼来了?”
周辰打个哈哈,含糊道:“唉,随便放着玩的,这要走了就顺手收起来。”他心里也觉着有点尴尬,好在大家也只是打个招呼,并未深究。
等人走完以后,周辰这边才开始收,不然看见了太尴尬!
收到第一排地笼时,果然如周父所料,里面空空荡荡,只有零星几只不走运的小虾和几条指头长的小鱼,还有几个从网眼漏进去又卡住的小蛏子。周辰把这点“战利品”倒出来,自嘲地摇了摇头。
周父在船尾看着,悠悠地吐了口烟,笑道:“看吧,早说你是瞎折腾,白费力气。”
周辰不服气,继续收第二排地笼。当用钩子勾住地笼绳开始往上拉时,他立刻感觉到不对劲——太沉了!
“爹!不对劲!这一网好沉!”周辰兴奋地喊道,手上加大了力气。
瘦猴在另一条船上也看到了,激动地凑过来:“有货!绝对有货!快拉上来看看是啥!”
周父也坐不住了,把烟袋往船舷一磕,起身过来帮忙。两人合力,小心翼翼地将地笼拉出水面。当笼口离开海面的那一刻,三人都惊呆了!
只见地笼里密密麻麻,塞满了橘红色、形如圆月、薄如饼干的贝壳!在阳光下,这些贝壳反射着温润的光泽,像是一笼刚出炉的精致点心!
“这……这是日月贝?!”周辰又惊又喜。他认得这东西,学名好像叫“长肋日月贝”,因其一面红如日,一面白如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