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心的也忙着前后张罗。最终筹集上来的款项,竟比预想的还要多。
周辰按约定拿出了五百元,这已是一笔巨款,没想到族人们你三块我五块,零零总总,竟然凑出了八百多元!
在这个年代,这绝对是一笔足以办成大事的巨款了,用来续谱绰绰有余。对于多出来的部分,周洪伟和几位长辈商议后决定,设立一个小小的“族基金”,日后族中若遇到急难之事,可从中支取应急,大家都无异议。
与此同时,另一项重要工作也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寻根溯源,整理家族史料。
族里几位字写得好的老先生被请了出来,戴上老花镜,伏在案前,仔细询问、记录着周家过往的点点滴滴。
周家并非本地土着,祖上是因中原战乱饥荒,一路南迁至此,像无数来到这片海滨土地的家族一样,重新扎根。
谈起祖先背井离乡的艰辛,创业立业的磨难,几位年事已高的长辈不禁老泪纵横,唏嘘不已。
但更多的,是一种历经风雨后,看到家族开枝散叶、生生不息的感慨与欣慰。
最终,周家的迁徙史、家族大事记、辈分源流等等,被整理成厚厚一沓文稿,足足写了七千多字,装订起来有小半本书那么厚。
接着,又将现有族人的姓名、生辰八字、职业、相互间的血脉关系等信息逐一核对登记,确保准确无误。
忙完这一切,一个星期转眼就过去了。周辰被这些繁琐细致的工作累得够呛,回到家时,感觉骨头都快散架了。
看见院子里晾晒的虾干,他随手拿起一只,剥了壳放进嘴里慢慢嚼着,咸鲜的味道在口中弥漫开。家里养的小猫和小白闻到味道,立刻摇着尾巴凑了过来。
周辰笑了笑,又剥了几只喂给它们。小白如今长得膘肥体壮,最大的爱好就是追着家里的小猫舔,常常把小猫的毛舔得湿漉漉一片。
看着它们嬉闹,周辰活动了一下酸痛的筋骨,又去把鸡鸭喂了,将院子里飘落的树叶清扫干净。他知道母亲年纪大了,妻子桃桃刚生完孩子身子还虚,带着两个孩子已是辛苦,这些家务零活,他只要有空就尽量多分担些。
忙完这些,他打来清水,将屋里的家具细细擦拭了一遍,让整个家看起来更加窗明几净。最后,他切了一盘时令水果端进里屋。
苏桃桃正靠在床头哄孩子,见他进来,脸上露出温柔的笑意。周辰用牙签插起一块水果喂到她嘴边,苏桃桃一边吃,一边像是忽然想起什么,说道:“对了,周辰哥哥,昨天你出去忙的时候,清语姐姐来看我了。”
“清语?”周辰一愣,这段时间忙得晕头转向,差点把这茬给忘了,“她来了?说起来真是好久没见她了。”
苏桃桃笑道:“可不是嘛,之前你每次出海,她都常来看我,陪我说话解闷,只是你总不在家。说起来,有件事我差点忘了告诉你,”她语气带着几分欣喜,“清语姐姐参加高考的成绩早就出来了!”
周辰这才猛地想起来:“对啊!她都考完有一阵子了!怎么样,考得如何?”他记得林清语基础薄弱,之前心里一直为她捏把汗。
苏桃桃眼睛亮晶晶的,由衷地替林清语高兴:“她说考得还算不错,达到了她报的那个学校的分数线!录取通知书前些天就已经寄到了,九月初就要去省城的师范大学报到了!”
“真的?太好了!”周辰也由衷地为她感到高兴,“省立师范大学,这可是好学校!她一直想当老师,这下总算如愿以偿了!”他知道,对于林清语而言,这不仅仅是获得一个铁饭碗,更是实现了她挣脱束缚、追寻自我价值的梦想。
“是啊,”苏桃桃感慨道,“她说了,她姐姐也是从那所学校毕业的。等她学成毕业,国家就能分配工作,以后就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了。”
“真好,这真是太好了!”周辰连连点头,心里也为这个命运多舛却又坚韧不拔的女子感到欣慰。
晚上,周辰独自走到院外,仰头望着满天繁星,深深吸了一口带着海腥味的清凉空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