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四合院的夏天
初夏的阳光透过校园的香樟树,洒下斑驳的光影。沈伊沐刚从图书馆出来,就接到了舍友孙妙晴的电话。
“伊沐,周末有空吗?来我家玩吧,我爸妈正好也想见见你。”电话那头的孙妙晴声音轻快,带着一丝不容拒绝的热情。
沈伊沐愣了一下。孙妙晴是宿舍里公认的“白富美”,家境优渥,平时出手阔绰,但为人低调,从不炫耀。她家在京城,据说是个老北京的四合院。沈伊沐来自南方一个小城,家境普通,和孙妙晴虽是舍友,却总觉得两人之间隔着一层看不见的纱。
“我……可以吗?”沈伊沐有些犹豫。
“当然可以啦!我还邀请了庄佳慧,就我们三个,热闹点。”孙妙晴笑道。
挂了电话,沈伊沐心里五味杂陈。她既期待又忐忑。期待的是能见识传说中的京城四合院,忐忑的是自己会不会格格不入。
---
周五下午,孙妙晴家的司机开着黑色的奥迪A6来接她们。车子平稳地驶入京城,穿过一条条胡同,最终在一座古朴的青砖灰瓦院落前停下。
红漆大门上挂着铜环,门楣上写着“孙宅”二字。推开门,一股淡淡的草木清香扑面而来。院子里种着两棵高大的柿子树,树下摆着一套石桌石凳。正房、东西厢房围成一个方形的院落,青砖铺地,窗棂雕花,处处透着岁月的沉淀和雅致。
“哇……”庄佳慧忍不住惊叹,“妙晴,你家这也太有味道了吧!”
孙妙晴笑着领她们进屋:“这房子是我爷爷传下来的,我爸妈喜欢老物件,就一直没动过。”
沈伊沐安静地跟在后面,手指轻轻抚过斑驳的墙壁,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温度。她想象着,几百年前,这里也曾有书声琅琅,也曾有笑语盈盈。
孙妙晴的父母热情地接待了她们。孙叔叔是一位儒雅的中年男人,戴着金丝眼镜,谈吐不凡;孙阿姨则温婉亲切,拉着她们的手嘘寒问暖。
“伊沐,妙晴总在我们面前提起你,说你学习好,人又善良。”孙阿姨笑着说。
沈伊沐有些不好意思:“阿姨,您过奖了。”
晚饭是在院子里吃的。孙阿姨亲自下厨,做了几道地道的北京菜:炸酱面、爆肚、芥末墩儿,还有一锅老火靓汤。月光如水,洒在餐桌上,也洒在她们年轻的笑脸上。
沈伊沐起初还有些拘谨,但孙家人的随和让她渐渐放松下来。她发现,孙妙晴在家里和在宿舍里没什么两样,依然是那个爱笑爱闹的女孩。孙叔叔和孙阿姨也没有因为她们是“普通家庭”的孩子而有任何怠慢,反而对她们的生活、学习充满了好奇和关心。
饭后,孙阿姨拿出了相册,给她们看孙妙晴小时候的照片。照片里的孙妙晴扎着羊角辫,在院子里追着蝴蝶跑,笑得一脸灿烂。
“你看,这棵柿子树,还是妙晴出生那天她爷爷种下的。”孙阿姨指着一张照片说,“每年秋天,我们都会摘柿子,分给邻居们吃。”
沈伊沐看着照片,心里涌起一股暖流。她一直以为,像孙妙晴这样的家庭,应该是高不可攀的。但现在她发现,无论贫穷还是富有,家庭的温暖和爱都是一样的。
---
第二天,孙妙晴带着她们逛胡同。她们穿行在狭窄的巷子里,看着墙角攀爬的丝瓜藤,听着院子里传出的京胡声,感受着老北京独有的悠闲和惬意。
“伊沐,你看那个!”庄佳慧指着一家小店,“是卖糖葫芦的!”
孙妙晴笑着买了三串糖葫芦递给她们。沈伊沐咬了一口,酸甜的汁水在嘴里爆开,那是童年的味道。
“其实,我很羡慕你们。”孙妙晴突然说。
沈伊沐和庄佳慧都愣住了。
“为什么?”沈伊沐问。
“因为你们很独立,很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孙妙晴的眼神有些黯淡,“我从小到大,父母都给我安排好了一切。我学钢琴,是因为他们说女孩子学钢琴有气质;我读现在的专业,是因为他们觉得以后好就业。有时候,我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