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早到了差不多一个小时,特意这么安排的,本想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前预先看看环境,这样更保险,想不到那人比他还早,这种作风让人难以小觑。
那人就是《窗口》杂志的李连英。
时来新跟他联系有好几天了,通过多次电话。打一开始李连英有很强的戒心,也正常,一个陌生人来电话,说的还是如此敏感的事情,自然不想多说,冷淡地让时来新吃了个钉子。
时来新也没有过份着急,循序渐进,他看准两件事情,一个是钱,这是一场交易,纯粹的交易,他是能付出钱来的买主。另外一个是李连英的发表欲,李连英干了这么一件大事,本可求名,就这样压下去了,心会有所不甘吧?人总有一些小心思,自己得意的事情希望被别人知道。
有上述两点做前提,谈的空间就具备了。加上时来新三顾茅庐式的联系,足够李连英建立起一个他是真买家的认知。
此前已经谈得差不多,今天就是交易的时间。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