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位养子,几乎被完全排除在外,未获得任何份额。
这份遗嘱,无疑极大地加重了养子的作案嫌疑,他完全有理由因被剥夺继承权而心生怨恨。
更深层的原因,也逐渐浮出水面。
伯爵其实早已知道养子的真实身份。
有时候,爱与人性就是如此复杂难测。
当初他为了情人,甚至一度疯狂到想要抛妻弃子,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许是年纪渐长,他又逐渐体会到了家庭带来的安稳与温暖,开始后悔自己当年的出轨行径。
这种悔恨与愧疚,扭曲地投射到了养子身上,反而演变成了一种难以掩饰的厌恶与疏远,仿佛看到这个孩子,就在时刻提醒着他自己曾经的不堪。
伯爵甚至也一度以为,自己的妻子执意要将情人的孩子带回来抚养,是存了和他一样的心思,用这个活生生的“证据”日复一日地提醒自己,折磨自己。
但他终究是想错了。
他用自己的心思去揣度,却低估了人心并非都如他想象的那般,充满了同等的丑恶与贪婪。
饰演情人孩子的年轻演员和扮演女佣的演员都相当入戏,将那份被仇恨与贪婪扭曲的心理展现得淋漓尽致。
结局令人不免唏嘘。
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伯爵夫人与丈夫的关系早已名存实亡,维系表面的和平之下,是连最后一点夫妻情分都消耗殆尽的冰冷。
她本质上是个被世俗规则束缚的女人,内心深处渴望守护住自己摇摇欲坠的家庭和地位,因此当年扣下了那封决定情人生死的关键信件。
但她骨子里尚存着一丝未曾泯灭的良知,这促使她将情人的孩子秘密收养在身边,多年来悉心照料,视如己出,试图以此弥补那份沉重的亏欠。
然而,纸终究包不住火。
那个被她养大的孩子,在偶然得知自己生母的姓名后,命运般地,在一次与伯爵夫人其他子女的玩闹中,无意间翻出了那封署着生母名字、被珍藏起来的绝笔信。
养子在暗中调查,又经不起身边那个因长期被债务逼迫而心生恶念的女佣持续不断地挑拨与煽动,最终拼凑出了当年那场悲剧的“真相”。
他将伯爵夫人视作杀害自己亲生母亲的凶手,被复仇的火焰吞噬了理智,与同样心怀鬼胎的女佣合谋,在这个她最为风光、宴请宾客的夜晚,设计杀害了她。
在生命最后的时刻,当伯爵夫人看清勒紧自己脖颈的人,竟然是这个她亲手抚养长大的孩子时,她眼中最初的惊恐竟慢慢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的、近乎认命的平静。
她放弃了挣扎,任由那根丝绳夺去自己的呼吸。
而在那一刻,紧紧帮着女佣按住她手脚的养子,不知为何,手上的力道也骤然松了。
他看着伯爵夫人逐渐失去焦距的眼睛,脑海里不受控制地闪过这些年的片段。
她待他虽不算极尽宠溺,却也从未苛待,衣食住行、教育关爱,皆尽心尽力。
他被仇恨冲昏了头脑,一心只想着,伯爵夫人不是最看重体面、最享受这众星捧月的风光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