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
“房相,你就让我去吧!
如今我大唐打了胜仗,有了那般犀利的火器,有了堆积如山的弹药!
你给老子五千,不!
三千人!
给我两门火炮,我有信心,有信心能踏平吐蕃,为死去的弟兄们讨回公道!”
他猛地指向光幕,悲痛的说道:“房相,你看看!
你看看光幕上那些将士们!
他们……他们是如何被那群畜生……侮辱的啊!
您……您咽的下这口气吗!”
房玄龄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光幕中,那些被木桩贯穿的躯体是如此刺眼。
他心中最后那根名为“理智”
的弦,也“嗡”
的一声,彻底燃尽。
就在他即将点头应允之时,一直沉默的杜如晦终于开了口。
“敬德,莫急。”
正当众将领以为他要反对,准备再次申辩之时,杜如晦却话锋一转:“诸位,不论如何,绕开太子,私自调兵,终究不合章程。”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殿内所有义愤填膺的同僚,沉声道:“这样,敬德你先去东宫请示太子殿下,我等再通过光幕联系陛下。
只要太子殿下同意,我等文臣,亦全力支持出兵。”
话音刚落,一道尚带青涩却无比坚定的少年声从殿门处传来。
“不必请示孤了!
孤,同意出兵!”
众人齐齐回头望去,只见太子李承乾正大步走来。
他面色惨白,显然也看到了光幕中的一切,此刻,他的眼中也燃烧着与众人一般的滔天怒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臣等参见太子殿下!”
群臣立刻躬身行礼。
然而,李承乾却只是摆了摆手,径直走到众人面前,声音因愤怒而微微颤抖:“吐蕃欺我大唐太甚!
此等血海深仇,孤,无论如何也绝对无法容忍!
诸位将军放心去做!
出了任何事,有孤顶着!”
随即,他转向长孙无忌等文臣,目光决绝:“父皇那边,孤会亲自禀报,舅父与诸位大人不必担忧。”
最后,李承乾站定在太极殿中央,面对着满朝文武,一字一顿地说道:
“孤不想知道你们究竟如何做,孤只知道,此乃我大唐血仇!
孤与父皇,断不能容!”
“孤不管尔等要带多少人,要付出何等代价!”
“孤与父皇,只要吐蕃灭国!”
文臣武将们闻言,只觉得胸中那团压抑的烈火,终于找到了宣泄的出口,化作了冲天的战意。
众人齐齐拜倒,声震殿宇。
“臣等,谨遵太子令!”
魏征凝视着殿上那身姿尚显稚嫩,却已迸出惊人决绝的少年太子,心中那团因屈辱而燃起的烈火,竟奇迹般地平复了些许。
不错。
看来此前太子殿下虽目睹了未来那桩逆事,心性却似乎并未被未来的阴影侵蚀,反而朝着愈刚毅果决的方向成长。
想来,定是皇后在事后用慈母之心,细细开解抚慰,而太子自身,亦有不凡的坚韧。
此刻他身上,竟已隐隐能窥见几分陛下影子了。
这是大唐的幸事。
魏征心念电转,一个念头油然而生。
如此储君,当配以良师,好生教导。
待陛下归来,自己不妨自荐,担任太子之师。
光幕曾言,太子日后叛逆,与身边谏臣过于苛责不无干系。
既然如此,这教导的重任,还是由自己亲自来担着,放在眼皮子底下,方能安心。
为了大唐的将来,这棵好苗子,自己必须得看住了。
就在魏征盘算之际,殿上刚刚义愤填膺讲完话的李承乾,突然没来由的感到背后一阵阴风吹过,激起一片寒意。
怎么回事?李承乾不由的想到:定是那吐蕃赞普也看到了光幕,正在背后咒骂孤与父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