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蹲下检查地毯,现边缘有轻微翘起。
她掀开一角。
一枚钢笔尖卡在地板缝里。
银色金属,断口参差,正是周砚秋那支定制笔的笔尖。
她用镊子取出来,带回工作室,放在显微镜下。
镜头推进,金属断面露出细微刻痕。
她调整焦距,现那是一段微缩乐谱——音符极小,排列密集,像是被强行压进金属纹理里。
她拍下图像,导入旋律识别系统。
匹配结果跳出来:《星海幻想曲》变调版,bp63,调式偏移o3赫兹。
她的呼吸慢了一拍。
这不是巧合。
这是密码。
她把乐谱转成数字信号,输入哈希解码器,作为密钥反向破解周砚秋上传的文件。
进度条走到87,跳出一行字:
“别信听证会——那是她选的剧本。”
林清歌猛地抬头。
“她”
是谁?
诗音?程雪?还是……别的什么人?
她迅调出周砚秋批改过的所有作业本,一页页翻。
他在她每歌词旁都画了骷髅简笔画,从第一《反向呼吸》开始,从未间断。
她把所有骷髅按时间排序,现变化规律:早期骷髅握的是十字骨,后来变成音符,再后来,音符开始出现在眼眶里。
最后一幅,画在《镜渊》第七章歌词旁边。
骷髅的两只眼眶里,各嵌着一个音符。
左眼音符朝上,右眼朝下。
她把图像旋转,现两个音符的指向,合成一个方向——正对办公室窗外某栋建筑。
她打开地图,定位坐标。
一栋废弃录音棚,红砖外墙,屋顶塌了一半。
地址显示:原“九歌”
声学实验点,已注销十年。
她盯着那栋楼,手指无意识摸了摸右耳的音符耳钉。
就在这时,手机震动。
是系统推送。
【橙光音乐】您关注的用户【周砚秋】已注销全部账号,设备离线,服务终止。
她点开他的主页,头像变灰,动态清空,连注册时间都显示“未知”
。
像从未存在过。
她退出页面,打开录音软件,导入母亲那段哼唱。
她把音频拉长,慢放三倍,听那o3赫兹的偏差如何在时间里延展。
突然,她现一个细节。
在原版录音的第4分12秒,背景里有一声极轻的金属摩擦声——像是笔尖划过纸面。
她把那段单独截出来,频谱放大。
波形显示,那不是随机噪音。
是摩斯码。
她用解码器转换:
——?????????—????????—????????—????????—????????—??
重复五次。
解出来是:他还在信号里
林清歌坐直。
信号?什么信号?
她立刻调出城市量子波动图谱,设置关键词:44o3赫兹,持续追踪。
图谱刷新,显示过去72小时内,该频率在城市上空出现了13次。
每次持续17秒,间隔分钟,规律得像心跳。
最后一次,就在十分钟前。
她打开音频接收器,接入公共频段,手动锁定44o3赫兹。
耳机里先是白噪音,然后,一声极轻的“滴”
响起。
接着,是一段旋律。
断续,扭曲,但能听出是《星海幻想曲》的开头。
她录下来,做降噪处理。
旋律清晰了些。
但在第8小节,音乐突然卡顿,变成一段杂音。
她把杂音转成波形图,现它不是随机干扰。
是二进制编码。
她输入解码器。
跳出来一行字:
我在听证会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