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我们这一代君臣,也算功成名就,对得起天下百姓了。”
听闻此言,群臣陷入深思。
高楷翻开又一封奏书,不禁诧异,江南西道十九州,竟有如此多隐患?
这第三把火,源于洪州刺史,李义甫。
周、吴、梁这三国走马灯一样轮流统治,积累下来的苛捐杂税多如牛毛,且层层加码,不给人活路。
譬如丁税,一国更比一国高,每生一个孩子,就得交税钱,还要服徭役。
长此以往,谁还敢生育?
人口可是大问题!
高楷神色严肃,大秦建国初期,人口本就不丰,顶多周朝全盛时三分之一。
没有人口,谈何展?
“传朕旨意,立即废除一切苛捐杂税,只保留正税。”
“遵旨!”
窦仪赞道:“禁牛租、废营田务、摒弃苛捐杂税,江南西道十九州百姓听闻,必然欢欣鼓舞。”
萧宇附和:“圣天子在位,我大秦必将大治,国泰民安。”
高楷微微摇头:“这三项苛政,任何一个明智些的帝王,都会废除,没什么可夸耀的。”
他只盼望,这一番松绑,卸下千钧重担,江南西道百姓,能过上太平、安稳日子。
欧阳铭暗赞,明君在位,何愁天下不兴?
连续三项苛政,虽然一律废除,但殿中气氛难免沉重。
所幸,黔中道节度使许晋,上禀一则喜讯,让人开怀。
数月之前,涪陵江以南有蛮人作乱,许晋率军平定,只诛恶,对从者一律赦免。
更以怀柔安抚之策,招揽蛮族百姓,新增五个州,十余个县,请高楷批准。
“好!”
高楷自无不可,笑道,“许晋不愧大将、大才,深得我心。”
对奏书上所言五位蛮人刺史,他一律许可。
“当初,让许晋坐镇黔中道,着实大善,我可高枕无忧!”
群臣皆是讶然,陛下对许节帅,着实信重。
纵然常年领兵在外,镇抚一方,也毫不掩饰欣赏之意,一如既往。
“恭喜陛下!”
徐晏清笑道,“至此,黔中道已有二十五个羁縻州,隶属黔州都督府管辖。”
不得不说,这一项政策,惠而不费。
长此以往,蛮人学习大秦制度,沐浴汉家文化,必能直接纳入大秦统治。
高楷喜上眉梢,他可从不怀疑,中原文化对少数民族的同化力。
尤其是蛮人,刀耕火种,连文字都没有,更好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