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罗可汗。”
“切记,务必小心行事,勿要暴露,让秦国知晓。”
“遵令!”
……
金秋时节,落叶满长安。
太极宫,百福殿。
高楷为一子一女办百日宴。
原本,姐弟俩出生相差几日,应轮流来办。
不过,高楷力求节俭,选了个中间的日子,一起办了。
长女赤雀取名静姝,源于诗经,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次子兕奴大名景明,出自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朝中暗流涌动,但有高楷镇着,并无大风大浪。
两仪殿,群贤毕至。
唐检说起一件趣事:“奉宸司禀报,袁文焕舍身出家,入佛寺做和尚。”
虽然只做了三天,但这稀罕事,亦然让人惊愕。
周顺德按捺不住,直道荒唐:“袁文焕好歹也是一国之君,竟然向佛门献媚,上下尊卑颠倒,简直可笑!”
吴弘基附和:“佛门蛊惑人心之能,可见一斑。”
“连帝王之尊,都能心智沦丧,放着天子宝座不要,去做什么菩萨,实在荒谬!”
原本,两人经历之前一事,听从裴季劝告,把灭佛之论搁置,不再提起。
然而,此刻听闻这等奇闻,哪里忍得住,登时口诛笔伐,恨不得即刻灭佛。
不过,群臣并无人附议,连孙士廉、王羡之这些崇佛者,也未搭腔。
惹得两人颇为尴尬,只能讪讪坐下。
高楷神色玩味:“袁文焕铁了心遁入空门,为何又回心转意了?”
唐检回言:“据说,吴国宰相陆归蒙,以国库之中一千万钱,赎回袁文焕,重登大宝。”
“同时,宣告大赦,改元大安。”
高楷勾起嘴角,有意思,袁文焕这一波操作,着实奇思妙想。
沈不韦咋舌不已:“一千万钱?”
大秦坐拥两都十三道,可谓财大气粗,但陡然拿出这么多钱,仍叫人肉疼。
吴国只剩一道十九州,竟敢如此豪横,可见,烂船也有三斤铁,袁弘道抄家灭门积累下的家底,不可小觑。
宇文凯难以理解:“这么多钱,拿去接济贫苦,岂不更好?”
竟一股脑捐给佛寺,供奉金身,简直浪费。
徐晏清笑道:“不过左手倒右手罢了,肉烂在锅里,跑不了。”
“利用佛门安定人心,倒是好手段。”
高楷称赞一声,“想必,经此一事,天下佛门弟子,都把吴国当成精神寄托了。”
大秦有灭佛传言,虽然并未付诸实施,但空穴来风,未必无因,难免让人惴惴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