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的婚事,高不成低不就的,一直闹腾。
宫里的史贤妃不胜其扰,撺掇着皇帝把她嫁到吐蕃去,做了本朝第三任的和亲公主。
今年春天,刚过清明节就送走了,嫁妆倒是丰盛,毕竟是与外邦和亲嘛。
韩才人哭得哟,如丧考妣,可是也无可奈何。
这才是不作不死啊,你好端端的当你的公主,平常稍微装着点,落下个好名声,金枝玉叶肯定能嫁个好人家。
有封号,有富贵,幸福地不要不要的。
偏她从小骄横自私,又不顾体面,对宫人刻薄,对外人还趾高气扬,特别招人烦。
如今到了吐蕃高原,可有罪受了。
听说,吐蕃因为寒冷,那里的人一辈子也洗不上几次澡,衣服也没条件清洗,脏得不得了。
那里的人平日吃的都是生牛肉,喝的是牛乳茶,还得穿毛皮御寒,身上一股腥膻味。
韩五娘听了微微一笑,这也太夸张了吧。
要说吐蕃那边的奴隶和平民,过得苦一点可能是真的,真正的贵族,有许多奴隶侍候着,能有多苦。
说起去年秋季王侍郎家又卖了许多果子和番薯,比前年的还好,估计赚了不少钱。
韩五娘叹口气:“哎,他们家种的那种番薯,我让人试着种,总也不得要领,要么是种下去一大堆乱苗,要么是只长叶子,不怎么结果。
问王家人,都不肯说,看来,该是谁的财,就是谁的财,别人眼气也没用啊。”
杨星云笑道:“我的姐姐呀,你的生意那么多,还不够你忙的?天下钱赚不完,咋还想起来去种地呢?咱们姐妹,连个孩子也没有,费那么大劲,还不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说起来也怪,姚大人跟杨星云成亲也有十来年了,还有三个妾室,卖力耕耘也没有孩子。
韩五娘想到自己四十能产女,看来不是自己的问题,那么,有可能是姚方崇的毛病。
就是不知道,是不是要开口提醒一下子杨星云呢。
正想着,姚青梅抱着盼盼缓缓走过来,身后的小金香拉着她的衣襟,摇摇晃晃地学走路呢。
后面还跟着两个中年仆妇,也是照顾两个小姑娘的。
姚青梅走到韩五娘近前,微微弯腰行礼,口称“东家,小姐醒了,您是否要抱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