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五娘最后列了个文书,现在住的大宅和一应家具都留给姚方崇,清秀坊新购的一处五进宅子归韩五娘。
韩五娘的几家商铺都归韩氏,都城外六十里外,有一处五百亩好地的丰满田庄给姚大人。
家里的钱财大多是韩氏赚的,不过也没少借姚大人之力,韩氏拿三分之二,姚大人拿三分之一。
两人各自用惯的贴身仆婢归各人,其他仆婢就留在原位上。
姚方崇觉得没吃亏,赶紧签字。
两人还约定分手不做仇人,能相帮之处义不容辞。
韩五娘领着自己的仆婢去了清秀坊的宅子,这个宅子在清秀坊第二排的第三栋,面积足够大。
韩五娘手里有钱,请了能工巧匠里外装修了一番,收拾得整整齐齐。
又到西市万全牙行买了几个仆婢,从此过起了逍遥日子。
韩五娘的娘家知道了,十分不满,这是什么事嘛。
姚方崇前途无量,又不敢无端休妻,五娘那个糊涂蛋,这个时候跟丈夫和离,这不是把金凤凰推给别人家了吗?亲娘找上五娘的门,劈头盖脸地骂:“你这个蠢材,连个男人都糊弄不了。
你刚嫁人那阵子,姚方崇不过是个穷书生,你都不嫌弃他。
熬油似的这么多年,好容易盼得他金榜题名,做到了四品官,凭什么跟他和离?应该死死抓住他,赶紧生下嫡子,做稳官家夫人的位置才对。”
韩五娘愣愣地道:“当初让我嫁人,明知道姚家条件不行,寡母无能,长兄长姐自私,姚方崇不善经营,只会死读书。
女儿不愿意这门亲事,你们强逼着让嫁给他,真的是为我好吗?父母心里有什么算计,大家都清楚。
如今,出了这样的事,弘农杨氏的势力在那里摆着,我们胳膊怎能拧过大腿去?女儿不能生育,费了多大劲,花了不少钱,也没有一儿半女,这就是事实。
姚方崇有才无德,他生了外心,要去攀高枝儿,我要是强留在他身边,能有什么好?如今这般,客客气气地和离,给对方留一线,不是最好的结局吗?”
说罢,委屈地哭起来。
说实在的,这些年没少跟姚方崇吵闹,气得再狠,也没掉过一滴泪。
亲娘这样不理解,不管自家女儿死活,只算计家族利益,让她突然悲从中来,眼泪就落个不停。
韩母听了这话,愣一下,拍打五娘的背:“你真没用,天下女人有几个不会生孩子?偏你连这点本事也没有。
你嫁给他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