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麻烦。
皇帝把郑淑妃扒拉开,训斥道:“你还好意思哭,都是让你给惯的,景明才这么不懂事。
王氏哪里不好了,出身大家,长相优雅,温和守礼,我亲自给他赐婚,他就是看不上。
把人家关到后院里,跟个侍妾乱搞,现在出事了,我都不知道怎么跟王家和长孙家交待了。”
淑妃道:“皇上,您是君,王家和长孙家是臣,您还用给他们交待吗?那王氏老实木讷,王尚书自己都瞧不上,怎么怪我儿不待见她。”
王尚书不喜欢王善一有三个原因,一来是因为重男轻女,二来是因为对强势的老丈人和大舅哥有意见,恨屋及乌。
三来,王尚书愚孝,老夫人不喜欢长孙氏,顺带不喜她的子女,他也就不待见嫡出的孩子。
可是再不喜欢,也是他亲生的,并不希望她就这么死了。
不管出于什么目的,给外人看也好,给家人看也罢,王尚书都要在皇帝面前哭上一哭。
皇帝被王尚书哭得头更痛了,只能安抚:“王爱卿,别哭了,善一是我亲自赐给梁王为正妃,对她是极看重的。
刚过门三年多,就匆匆去了,朕心里一样难过。
可恨那些贼人,袭击了梁王府,打伤了我儿,害死了好儿媳,还偷了不少财物。
朕早让刑部与大理寺去查探,京兆衙门也一起行动,想来一定能破案。
到时,朕灭了贼人三族,给王尚书出气。”
王尚书闻言哭得更厉害,人都死了,谁要您给老臣出气?老臣损失大了,养了姑娘二十多年,出嫁陪送了一大堆嫁妆,本想靠上个亲王女婿,借点势,现在啥都没了。
哭着哭着,把心里话哼唧出来了一大半。
皇帝都气笑了:“好了,还以为你心疼姑娘,原来是嫌亏呀。
这样吧,看在无端丧生的儿媳妇脸上,朕给你一些补偿。
你的长子王善先,从南粤古州调回都城,进礼部当侍郎。
你的次子王善长,在国子监学习了好几年,给个恩典,当正五品的国子司业吧。
你的幼子王善识,听闻颇有才识,也进国子监,当从六品的国子助教。
不过,从此之后,再不要提梁王妃的事情了。”
王尚书急忙跪下谢恩:“老臣多谢陛下深恩,以后肝脑涂地,效忠陛下。”
朝上众臣有人羡慕,王尚书的长子是个人才,在南粤官声也好,进都城没什么可说的。
其他儿子都是庶出,正头夫人不管,养得糊涂,陛下一句话,就进国子监当官了。
也有人鄙视,这不是吃人血馒头吗,拿女儿的命换儿子的前途,这是什么人啊?
王善一出了空间,看着眼前的破屋子,除了面积大,比原来住的地方也强不到哪儿去。
她问青青:“青青,这是哪里?怎么不找个好点的地方落脚?”
青青翻了一下白眼:“别挑三拣四的,有个地方就不错了。
这是皇宫西南角的庆云宫,原来住过的庆嫔犯了大事,被封宫数年,她死后没人再住进来,这里废弃很久了,算是个冷宫。”
王氏安抚地摸了一下青青的头:“还是青青聪明,青青想得周到,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任谁也想不到。”
青青有些黯然:“青青一点也不聪明,不然扶摇怎么不要青青了,不知道去哪里了,我的孩子们都没见过父亲。”
说着还哭了,顺着王氏的腿爬到她怀里,盘成一团,像个孩子似的。
王氏抱着这个精灵,只能叹气,同病相怜呢。
空间里,良玉站在树荫下,小麻雀停在良玉的肩膀上,一人一鸟好奇地看创业者们在实验田里干农活。
英英飞来飞去的逗弄地上的四条小青蛇,这就是青青的四个孩子呀!
王氏想了一下,在冷宫里其实很安全,还能监视一下皇帝和淑妃的行动。
王氏有空间,衣食住行非常好办,不用担心日常生活。
想到豆豆,就从空间里把小麻雀放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