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军军官的肚子上,日军军官摔倒在地。
还没等他爬起来,李大山就用枪指着他的脑袋,让他投降。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义勇军成功地击退了日军,缴获了全部物资。
孙守义看着满车的物资,脸上露出了胜利的笑容,但他知道,这只是暂时的胜利,日军不会善罢甘休。
果然,日军并不甘心失败。
他们调集了大量的兵力,对大石桥周边的村庄进行了疯狂的报复。
他们挨家挨户地搜查,见人就抓,见东西就抢,整个大石桥陷入了一片恐怖之中。
孙守义为了不连累乡亲们,决定独自离开大石桥,前往其他地方继续寻找抗日的机会。
在离开之前,他回到了铁匠铺,向师傅告别。
师傅看着孙守义,眼中满是不舍和担忧,他把自己珍藏多年的一把钢刀送给了孙守义,说:“守义啊,这把刀跟着我多年了,现在送给你,你拿着它,一定要保重自己,早日把小日本赶出中国。”
孙守义接过钢刀,紧紧地握住师傅的手说:“师傅,您放心,我一定会回来的,一定会让大石桥重新恢复安宁。”
孙守义带着钢刀,踏上了新的征程。
他一路向北,风餐露宿,历经艰辛。
在路上,他遇到了许多和他一样心怀爱国之志的人。
他们有的是失去家园的农民,眼神中充满了对日军的仇恨;有的是热血的学生,充满了激情和理想;有的是生意破产的商人,带着对国家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愤怒。
大家因为共同的目标走到了一起,组成了一支新的抗日队伍。
孙守义凭借着自己在铁匠铺学到的手艺,为队伍打造了许多武器。
他在简陋的工坊里,再次抡起大锤,炉火映照着他坚定的脸庞。
每打出一把刀、一支枪,他都仿佛看到了日军被击退的场景。
他还将自己在大石桥与日军战斗的经验传授给其他队员,教他们如何使用武器,如何在战斗中躲避敌人的攻击。
在一次战斗中,孙守义的队伍被日军包围在了一个山谷里。
日军人数众多,武器装备也远远优于他们。
山谷中,枪声不断,炮弹在身边爆炸,掀起阵阵尘土。
孙守义没有丝毫退缩,他挥舞着钢刀,冲在队伍的最前面,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钢刀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每一次挥舞都带走一条日军的性命。
队员们在他的带领下,也毫不畏惧,与日军拼杀在一起。
战斗从白天一直持续到夜晚,月光洒在血腥的战场上。
孙守义的队伍伤亡惨重,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
孙守义身上多处受伤,鲜血染红了他的衣服,但他依然紧紧地握着钢刀。
最终,在援军的帮助下,他们成功地突围了。
经过多年的战斗,孙守义从一个年轻的铁匠学徒成长为了一名经验丰富的抗日英雄。
他的名字在抗日队伍中传开,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到抗日的事业中。
抗战胜利后,孙守义回到了大石桥。
他看到了家乡的人们在废墟上重建家园,心中充满了感慨。
他来到曾经的铁匠铺,铺子已经变得破旧不堪,但那熟悉的炉火仿佛还在眼前燃烧。
他决定留在大石桥,用自己的双手为家乡的建设贡献力量。
他重新开起了铁匠铺,不仅打造农具和生活用品,还为大石桥的人们讲述着那些抗日的故事,让后人永远铭记那段历史,铭记那些为了国家和民族英勇奋战的人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