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时的天子脚下,都被暗杀过。”李青说道,“当然了,我不是说海瑞一定就会遭到暗杀,只是防患于未然。不出事则矣,真出了事,纵是追究到底,诛人九族,可海瑞死了,也就真死了。”
沈炼沉吟道:“所以,侯爷是想我派些兵士,保护海瑞?”
“嗯,你是巡抚,有辖制军队之权,调动一些人保护海瑞的安全,于你而言不过是动动嘴皮子的事。”
沈炼微微点头,问:“多少人?”
“不用太多,百十号人就成。”
“可以。”沈炼答应下来,笑道,“皇上和太上皇已经默许了下官的僭越之举,清丈田亩之事,我一直在插手干预,对海瑞也多有照拂,再多一些自无不可。”
李青微微颔首,道:“做巡抚也不太好受吧?”
沈炼轻轻摇头:“这跟做不做巡抚没关系,凡触犯既得利益团体,都不会好受了。”
“是啊……”李青突然有些欣慰,“地方上有你,有海瑞,有戚继光,有赵贞吉;北境有胡宗宪,有俞大猷;京中有高拱,有张居正……未来,或许还会有更多人敢于挑战既得利益团体,相比以前,如今好了太多。”
“这多赖永青侯。”
“跟我有啥关系?”
“当然有关系。”沈炼正色道,“时势造英雄,我们这样的人能脱颖而出,是因为侯爷塑造了这样的时势,大明走到这一步,纵是一些私心过重的官员,也不敢再肆无忌惮,上至皇帝,下至官员,隐隐都能察觉到不能再安乐了,淳安之事便是一记警钟。”
沈炼也流露出欣慰之色,道:“随着百姓逐渐走出愚昧,统治阶级不得不反思,以致于,触动既得利益团体,也不再难如登天了。”
“是吗?”李青怔然。
“不是吗?”沈炼微笑道,“侯爷一门心思的推动下放民权,不正是为了倒逼统治阶层?”
李青哑然失笑,问:“你现在认可了?”
沈炼笑意缓缓敛去,蹙眉道:“坦白说,下官还是有些担心。”
“凡重大改革,从无不担风险,其实,也没那么可怕。”李青含笑道,“昔日,杨慎也极力反对,可最终,他还是选择了赞同,不然,你又怎会如此?”
沈炼苦笑点头:“当时下官的反应也很激烈。”
“这不怪你,不怪你们,安于现状是人之本性,人人都需要安全感……”李青一脸轻松的说,“所幸,你们都是能听的进去劝的人。”
沈炼摇头:“这可不是我们听劝,而是侯爷你把我们逼到你这条战线上。我们是被自愿的。”
李青老脸一红,讪然道:“你就说是不是自愿的吧?”
沈炼哭笑不得。
“接下来,侯爷可有打算?”
“暂时没有什么打算,你们都在发力,都在践行我的主张,我……我就偷偷懒吧。”李青说道,“我有一些私事要处理,而且时下大明在做的事够多了,不能再增添负担了。”
沈炼轻轻点头:“是该歇歇,这么多年了,铁打的人也会累。”
顿了下,“不过若是遇到棘手的问题,下官可不会跟侯爷客气,该麻烦你,还是会麻烦你的,只求侯爷不要恼了。”
李青哈哈一笑:“就当如此,如此才好。”
从胡宗宪到俞大猷、戚继光,再到沈炼,这一路下来,李青的心境越来越轻松,因为与他志同道合的人,终于不再局限于大明皇帝了。
还有海瑞,高拱,张居正……
虽说这些人的理念不同,可却是殊途同归。
都在践行真正意义上的为国为民。
李青叹道:“希望如你所言,如此时势之下,你们这样的人会越来越多。”
“这是一定的。”沈炼笃定道,“没有英雄下的时代,只有时代下的英雄,随着时间推移,随着百姓越来越聪明,无论愿不愿意,无论主动还是被动,当权者都要收敛。恰如我们这些人虽不太认同侯爷的激进,可也不得不顺应侯爷塑造的大势……”
李青畅然大笑,道:“我可太期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