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 第17章 国库吃紧

第17章 国库吃紧(2 / 3)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魔法少女外传之东京篇 快穿抱大腿后人生开挂了 穿越异世,成就千古一帝 这个武替有点猛【古穿今】 京圈太子爷天生绝嗣,我一胎三宝 先天神算,看到未来的我死亡 开局收哭漂亮国,我在末世囤女神 柯学:我和新一是发小 网游之天下第一 逆乱寰宇北风落

,“现在最重要的是,把富绅空出来的桑田补上,没有桑蚕,再好的织机、技艺再高超的纺织工人,也织不出绸来。”

“这个朕已经知会夏原吉了,你大可放心。”朱棣道,“你安心弄织造局就成,至于瓷窑……既然你忙不过来,朕找其他人办就是。”

李青点头,问道:“皇上,咱大明的国库还够支撑吗?”

“有一点紧张。”朱棣骂骂咧咧,“都是建文那混账乱撒钱,赋税本就不高,他一通乱降,加上靖难之役的花销,把国库都快薅干了,娘的……

朕还没花呢,就没钱了!”

其实朱棣也没少花钱,而且比建文花的还猛,但他花的钱,几乎都用到了正处,这一点,确实比建文强。

朱棣气愤的是,建文给他开了个坏头。

他得位不正,更不愿得罪百姓,所以他废除建文新政时候,却保留了建文税赋政策。

而且,为表他更爱民,朱棣在原有的基础上,又降了一波税。

大明赋税本就不高,经过连续降税,国库虽不至于入不敷出,却也没多少剩余。

加上朱棣削藩、造船、建织造局、瓷窑……大笔开销,国库是越来越穷,不然,以朱棣的性子,都要北伐了。

不过降赋税虽有弊,却也有利,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可以预见,大明的人口即将迎来增长。

朱棣叹了口气,道:“朕现在,只能寄希望于海上通商大赚一笔。”

李青点头笑道:“海上贸易绝对能赚大钱,这一点皇上大可放心,不过……凡事不可急于求成,大明现在财力紧张,时不宜再开源了,节流才是当务之急。”

顿了顿,“皇上不妨找户部尚书,好好商议一下节流的事儿。”

他劝道:“光打仗,打不出来盛世的,皇上不可太冷落文臣,他们也是你的臣子!”

朱棣缓缓点头,“说的在理。”

沉吟片刻,他扬声道,“去传夏原吉来。”

……

小半时辰后,夏原吉匆匆赶来见驾。

朱棣开门见山,“夏爱卿,国库日益吃紧,你可有良策?”

闻言,夏原吉都要哭了,天可怜见,皇上终于知道国库没钱了。

略一思索,夏原吉拱手道,“皇上,臣有一策,可极大缓解财政问题。”

“说来听听。”朱棣来了精神。

“减少藩王俸禄!”

“不可,如今正是九边藩王刚换了藩地,贸然削减他们俸禄,保不齐会在出什么乱子。”朱棣摇头,“即便削减,也不是现在。”

夏原吉无奈,想了想,又道:“军中的老兵可进行削减,这样……”

“漠北还未平定,如此做太寒人心了,不可不可。”

夏原吉:“……”

“没有其他办法了吗?”朱棣问。

“呃……臣还有一策,不过,省下的钱不算多。”

“说说。”

夏原吉拱手道:“朝廷官员稍多,可适量的进行裁撤,这样可以省一部分俸禄。”

“嗯,这个好。”朱棣大点其头,“你回头尽快准备个预案出来,能省一点儿是一点儿。”

夏原吉无奈点头,藩王待遇不减,军队亦不裁员,却只冲着文臣职位,皇上如此重武轻文,让他满心无奈。

“臣告退。”

朱棣待其离开大殿,朝李青笑道:“这人还可以,不和文臣沆瀣一气,心肠不错。”

“呵呵……”李青含笑点头,“文臣中也有许多一心为国之人,并非皇上以为的那般。”

“理儿是这么个理儿,不过还是压着他们一些好。”朱棣摇头道,“军队的制度合理,基本没可能造反,文臣倒不会造反,但他们会腐蚀江山社稷,对他们还是得防着点儿。”

李青挠了挠头,“皇上考虑的也是。”

浅谈一会儿通商事宜,朱棣突然道:“李青,朕觉得宝钞还是可以适当多印一些,大明正处于上升阶段,朝廷在花销宝钞的过程中,也能带动百姓生活。”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破怨师 不良人:诸位,一起复兴大唐吧! 皮物:我的舍友被变成了皮! 九娘 病娇总裁的黑月光又重生了 网游:在我眼里,你全身都是弱点!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铠甲:天道赐我威麒印 火烧黎明 背欺里火宿